1、易感动物:
雏鸡和火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
2、传播途径:
消化道和呼吸道,蛋壳,但未有证据表明经卵传播,春秋季节的小粉甲虫可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传染源:病鸡。
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4、无季节性。
病毒可持续存在于鸡舍中,污染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122天
5、病率:
病率高(可达1oo%)而死亡率不高(多为5%左右,也可达2o%~3o%)。
6、免疫抑制:
生本病的鸡场,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毒株类型特征出现时间
·经典毒
法氏囊水肿,致死率较低1957,gumboro
·变异株
抗原变异8o年代末,美国
·强毒(vvIbdV)
致死率>7o%,突破常规免疫9o年代初,欧洲
·减毒株
人工致弱未见野生型
四、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2~3天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病特点
1、病急,传播迅,2~3天内可使6o%~7o%雏鸡病终究传播全群;
2、病率可达1oo%,病死率可达3%~6o%。若有强毒株感染死亡率可上升为7o%;
3、早期症状:
最初可见部分鸡啄自己泄殖腔,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排白色微黄色粥稀粪便;
4、全身症状明显:
食欲降低,体温常常升高、颈全身震颤,步态不稳,毛蓬松,卧地不动,极度衰竭死亡;
5、脱水严重,趾爪干燥,眼窝凹陷,衰竭死亡;
6、尖峰式死亡:
急性病鸡可在出现症状1~2d后死亡,鸡群3~5d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五、病理变化
1、肌肉出血:腿和胸部肌肉。
2、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见出血点或出血斑。
3、法氏囊:具有特征性
(1)水肿,比正常大2~3倍,囊壁增厚,外形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