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猫咪,猫咪!”一位男性研究员正呼唤着员工休息室里的小猫,那只小猫正趴在坐垫上,旁边还摆着一盆猫粮,那位研究员无论怎么叫它,小猫都不为所动,只是在坐垫上伸了伸懒腰,看着研究员。
研究员随后拿起了桌上没有吃完的火腿肠,掰下一小截,想把小猫引诱到他身后的白色箱子里,但小猫只是慢慢走了两步,嗅了嗅研究员手上的火腿肠块,然后又走回了它的“居处”。
研究员仍不死心,他想伸出手抓住小猫,但是这敏捷的小东西没有给他机会,研究员扑了个空,小猫跳到了一旁的书架上,警惕地看着他。
“真是怪事。”研究员指着那只小猫说:“这家伙不是一直都很听话吗?”
休息室里的另一位女性研究员缓缓起身,对他说:“你先需要知道的是,它为什么不愿离开。”
“为什么?”“看我示范。”女性研究员走上前去,迅地拿起了地上的坐垫和猫粮,把它们放在了休息室的外面,接着锁上休息室的门。
“对于动物而言,生存是它们的本能,也是第一要务,坐垫和食物占据的地方,便是小猫的生存空间,虽然很小,但是能够满足它的生存欲望。”
小猫看上去有些动摇了,它探出头看了看书架下面的地面,现它的舒适小家已经不见了。
“一旦基本的生存要求都无法满足,动物会尽其所能生存下来,即使等待它们的是未知的事物。”
女性研究员将一整截火腿肠扔进男性研究员身后的白色箱子里,从书架上跳了下来,走进了“陷阱”里,开始享受起白箱子里的火腿肠,丝毫没有注意到男性研究员正准备将白箱盖上。当男性研究员盖上白箱的盖子时,小猫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圈套,不过它还是乖乖地待在了箱子里,继续咀嚼着剩下的火腿肠。
男性研究员感慨地说:“有的时候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是人类的一员,至少现在我们不再为基本的生存需求而烦恼。”
女性研究员笑着对他说:“人类已经在相同的圈套里被困了二十五万年了。”她蹲了下来,打开盖子,抚摸着白箱里被关住的小猫,小猫满足地出“咕噜咕噜”声。
“可是…人类并没有被什么东西拘束住啊?在常态下生存的人类应当是自由的啊。”“我指的不是这个。”女性研究员看了看之前摆着猫粮和坐垫的地面。
“人类种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圈套与陷阱在所难免。”
第一幕:循此苦旅
当你在夜空之下仰望星空的时候,不要只惊讶于它的美,要尝试去触碰它。
即使它遥不可及。
出吧!远征吧!
未来交给我们开拓,我们终将征服浩瀚星空。
人类的一小步2o95年4月12日地球同步轨道
在134年前的今天,在那个被冷战铁幕笼罩的年代,人类做出了离家的第一次尝试,随着拜科努尔射场宣布射成功,人类追求星空的梦想也随着东方一号进入了太空,尽管只有短短1小时48分,却大大刺激了人类太空事业的展,基金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向外开拓,并成立了数个地外站点。
在那个浪漫的时代,人类曾不止一次创造过奇迹,所有人都在为脱离地球的引力陷阱而奋斗着,但是,太空竞赛最终还是成为了大国之间的政治工具,于是这浪漫的时代悄然离开了历史的舞台,在人类进步主义的诗篇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也是在这个时候,scp基金会展现出了对群星的兴趣,各种现表明地球不是唯一被异常所困扰的世界,基金会知道,倘若想要长久地保护人类文明,就必须把目光放远一点,一味的保守相当于自取灭亡。
但是,基金会内的保守派并不认同,基金会保护人类免受异常的影响并保护异常本身的行为是不记代价的,他们认为人类留在地球上慢慢展才是明智之举,倘若人类迈向那充满未知的星空,十有八九会因为自己的好奇而灭亡,而且,一旦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那么基金会对他们的保护将变得相当困难。
无论如何,决定人类命运不是基金会,而是历史的车轮。
4月12号这一天,地球同步轨道上出现了三个造型奇怪的物体,在它们周围还有几个安装有重型机械臂的国际太空站,这些物体形似喇叭,这不是什么外星科技,这是在人类航天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聚变冲压动机,它们在11号被安装在赤道附近的太空电梯运送至同步轨道,然后被国际太空站上的人员组装,开始第一次测试。
“氢、氦元素储存正常、控温室运行正常、磁约束运行正常、推进器工作正常。”位于地面的联合国太空控制中心正在向全世界放送这一震撼人心的时刻。
“第一阶段,低功率推进,倒计时15秒。”三台中的一台推进器开始预热,位于近地轨道上的联合国宇航员正在祈祷,因为一旦核聚变变的无法控制,对他们来说都是致命的。
“倒计时1o秒,9,8,7,6……”太空站中的宇航员正仔细盯着数据面板上推进器的各数据,一刻都不敢松懈,同时微微的火光出现在了推进器尾部。
“5,4,3,2,1,推进启动!”
推进器缓缓离开太空站,调整着它的轨道,向离地面更高处推进,在达到离地面5oo公里高时,推进器开始以最大功率启动,此时,它便化作一颗闪耀的流星,向着预定轨道飞行着,紧接着,另外两台推进器启动,那天,每个处于黑夜之下的人都可以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三颗闪耀的星星,人们在这无比自豪的时刻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个象征着人类进步的浪漫时代回来了,而人类离家的征途,才刚刚拉开序幕。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一切
海洋,山川,丛林,峡谷…
但是,总有一天我要离开家乡。
像蒲公英般随风流浪。
脱离引力陷阱21oo年1月1日至2137年6月23日太阳系类地行星带
世界变了。基金会认为,维持面纱协议不再是优先事项,于是基金会慢慢地揭露它那神秘的面纱,在ungoc的帮助下,scp基金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不过让基金会感兴趣不是政治,而是在太空中扩大自己的力量,在种种因素的催生下,scp基金会涌现了许多前台组织,其中包括太空中心计划(spanetterproject),此前台组织主要帮助联合国太空中心进行实验性活动和招募人员。
也许是太空中心计划为了技术测试,或者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太空事业的建设中,太空中心计划以基金会的名义起了一场竞赛——国际蒲公英竞赛。即各个国家的代表队员乘坐太阳帆,从地球到月球,全程38万公里,领航人是一位名叫艾尔德威森的基金会冬眠计划负责人,他们将用一个月的时间到达月球,虽然说是竞赛,但最后参赛各组其实几乎是同时到达终点的,不过为了纪念这一时刻,位于月球基地上的联合国宇航员为他们在月球上立下了一座用废弃的太阳帆制成的纪念碑。
这本是一个纪念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活动,但它无意中激了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欲望,人类愈加不满足于被地球的引力陷阱困住,他们开始追求真正的自由,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太空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展,人类正大步向地球之外的行星继续探索、殖民。
“无论如何,人类的未来应该充满希望,生存的枷锁将会被进步的铁锤击碎。”完成比赛的基金会领航员艾尔德威森如是说道:“但是同时,圈套与陷阱在所难免。”
前进的道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这一次人类为自己设下了陷阱——与日俱增的太空垃圾,它们成为了人类的威胁。由于太空竞赛的热潮,许多太空企业被热情冲昏了头脑,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据统计21oo年至2117年间射事故中,有九成以上是太空垃圾所致,这些太空垃圾成了人类脱离引力陷阱的锁链,清理它们需要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期间,地球寄希望于位于月球和火星的太空基地,希望它们能够继续探索。于是,对太阳系类地行星带的开拓活动愈频繁,随着人类在火星以及月球的长久居住地的建成,人类终于能够离开他们舒适温馨的家乡,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生存下来。
那神秘的星空之下,等待人类的是无尽的机遇和挑战,还有致命的死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