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为一个明粉来说,陈序和大多数明粉一样,喜欢那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统一华夏的传奇皇帝朱元璋,喜欢那个天子守国门,五征蒙古,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成祖朱棣。
现在有个小朋友告诉他,自己喜欢于谦和张居正,真是让他有些诧异
看着明显有些旧的书,陈序好奇的问他
“这本书你看过几遍?”
“三遍,这是第四遍了”
这本书是陈序前年才完结的,虽说是一边连载一边出版的,但能读完3遍,足以可以看出小男孩的喜爱了,陈序有些感慨,没想到还真是他的小书迷啊。
“能告诉叔叔,你喜欢于谦和张居正的原因吗?”
说实话,喜欢朱元璋,朱棣情有可原,郑和,王阳明的也很多,甚至那个开创弘治中兴,一生只忠情一人的弘治皇帝,都有不少的人喜欢。
“我的偶像就是他们,我长大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男孩坚定的眼里有着名叫理想的光芒在闪烁
“他们最后可是……”陈序忍不住的说道,却被男孩直接打断了
“但他们是国家脊梁”
是啊,他们是国家的脊梁
陈序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于谦知道自己之后的结局,他还会勇敢的站出来吗?想来应该是会的吧,而且是很坚定的那种,毕竟他是英雄。
那权倾朝野,呵斥幼帝,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呢?海瑞曾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崇祯帝说他是“救时宰相”
他就没想过自己的身后事吗?应该是想过的,他可是聪明至极的人啊,可那有何妨?
横渠先生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千年以来被读书人奉为最高成就,而他张居正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半。
不但为大明续命五十载,如果不是人死政消,大明真有可能,实现再次中兴的。
想到这陈序不禁有些热泪盈眶,为于谦,为张居正,为四五百年后,眼前的这个男孩坚定的眼神,更为的是自己。
他没想到自己从原世界剽来的《那些事》,让这个可能不到十岁的小男孩,从书中了解到了于谦,了解到了张居正,并萌生了长大成为国之脊梁的理想,何其可幸!
上课铃声响起,男孩礼貌的和陈序道别,徒留还在愣的陈序,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然后拿出了电话,打给了远在临安的老师,也没去想他老师现在有没有在上课。
“喂”电话那头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声音洪亮,让人绝对想不到,陈序的老师已经五十多了
“喂,老师,我是陈序”
陈序从小就被长辈教要尊师重道,从小到大陈序对他所有的老师都很尊敬,唯独这个把他当做半个儿子的恩师,他反而有些随意没那么拘束。
有些东西没必要流于表面,比如尊敬和恩情,这是要放在心上的,所以他如古代读书人那样直接称呼周老师为老师,没有带上姓氏。
“废话,我当然知道你是陈序,有什么事吗?”
好家伙,他老师也不跟他见外,说话就是那么随意
“没别的,今天遇到一件事,我有些感慨,想和老师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