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贾张氏知道后不会吐血。
一大爷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嫌,送了玉米面后,就没和贾家走动,倒是省了覃如的心。
“小当,一大妈这两天忙什么呢?”
一大妈夫唱妇随,也没往跟前凑。
“做棉衣棉鞋呢。”
小当经常跑去一大爷家,情况很了解。
“哦,过几天买了棉花,也给你们做新棉衣。”
“都有吗?”
小当忙问。
往年只有哥哥棒梗有新衣服穿。
“都有。”
“太好了,妈妈我最喜欢你了。”
小当欢呼一声,随即秒睡。
躺在炕上,看着挂满蛛网的吊顶,覃如难以入眠。
贾家的两间是厢房,不像何雨柱的正房,高度足以改成两层。
随着孩子长大,独立空间必不可少。
她计划解决衣食之后,就把住行问题也给解决了。
两间厢房有七十多平米,除去厨房,做成三小间是可行的。
贾张氏带着槐花一间,她和小当一间,棒梗一间。
每间都放一张双层高低床。
这样就得把炕拆了,冬天取暖将是个问题。
改造的人工费和定制新家具的费用不会少。
“哎,缺钱啊。”
覃如烦躁的翻了个身。
她倒是能拿小黄鱼交易,问题是贾家穷,不应该有。
娘家是数代雇农,同样不可能有小黄鱼。
就凭三大爷的精明,很容易露馅引起麻烦。
“罢了,过两年再说吧。”
她其实是不想拖延的,等风起,问题更难解决。
总不能脏兮兮的破屋子一住十几年,等到八零年吧。
洗钱难啊。
捞鱼并不是好办法,摆明了挖社会主义墙角,万一被举报……
嘶,她可不想被批斗。
想着想着,覃如睡着了,梦里还在琢磨怎么收拾屋子呢。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到五点半,棒梗和小当就醒了,喊覃如起床。
“这么馋鱼?”
带回来的鱼明面上还剩四条,七八条二三十斤的她一条都没舍得卖,全在空间里放着呢。
利索的处理好五斤重的大鱼,用热油煎了煎,放上两颗蒜头,贴上玉米饼子,大火开炖。
随后,她把换下的衣服拿出去晒,昨晚已经在澡堂里洗好了。
“小秦,一大早就做好吃的,日子不过了?”
三大爷擦着眼镜走出来,笑呵呵的说。
昨晚他给自家留了三条最大的鱼,称了称足有十二斤,老伴连夜收拾好,全腌上了,估计能吃到明年年底。
自然,也就给覃如笑脸了。
“孩子们都馋了。”
覃如压低声音,“我婆婆也馋了,再不给做好吃的,又要开骂了。”
三大爷了然的点点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覃如。
贾张氏是难缠的连院里三个管院大爷都应付不了的滚刀肉。
他其实挺意外的,覃如竟然能有压制住贾张氏,翻身做主的一天。
鱼炖了一个钟头,香气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