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边关 > 第六十九章(第2页)

第六十九章(第2页)

段琦亲自为她倒了一杯茶,茶香袅袅升起。姜白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好茶。“

“这是二哥从京城带来的。“段琦说道,“他总说我不懂品茶,今日看来,倒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姜白放下茶杯:“段校尉过谦了。“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段琦看着姜白恬静的侧脸,忽然问道:“你为何要学医?“

姜白目光有些悠远:“小时候,我娘亲身弱,却无人可治。那时我就想,若是我也懂医术,或许就能治好她,不让她受病痛折磨了。“

段琦心中一颤,他从未想过姜白学医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他想起自己之前对她医术上的种种刁难,心中更加愧疚。

“对不起。“他低声道。

姜白一愣:“段校尉为何道歉?“

段琦苦笑:“我之前对你“

姜白摆摆手,自己也笑了动手收拾了他,也不是大事总不能伤人不是:“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段校尉现在不是已经改变了吗?“

段琦看着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少女,远比他想象的要宽容得多。他想起自己之前对她的种种误解,还以为她也是爱慕虚荣的日子,心中更加懊悔。

“姜白。“他郑重其事地说道,“从今以后,我不会再为难你了。“

姜白对于今后没人找茬还是很开心的:“那就多谢段校尉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姜白起身告辞。段琦目送她到门口,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中忽然觉得这样一个温婉的人其实和二哥蛮般配的,自己当时的阻碍好像是一场测试他们是否忠贞的笑话。

段岳与段景商议已定,段景便立即着手安排。他先是派人暗中放出风声,声称陈远的余党并未彻底清除,而是潜伏在平城内外,甚至与西南军有所勾结,意图在城中制造混乱,颠覆平城的统治。消息一出,城中百姓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李文轩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声。他坐在府邸的书房中,手中握着一份密报,眉头紧锁。他的幕僚唐磊站在一旁,低声说道:“大人,这消息来得蹊跷,恐怕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

李文轩怎么不清楚陈远是谁:“段岳和段景果然不简单。他们这是想引我上钩,让我去查陈远的余党,好分散我的注意力。”

唐磊点头:“大人英明。不过,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来,我们何不将计就计?若是能借此机会查出我们要找的,当年李承德贪污案那一笔不知所踪的金子在哪里,那不是再好不过。”

李文觉得唐磊提议不错:“你说得对。既然他们想玩,那我就陪他们玩到底。传令下去,咱们帮他们加强城内的巡查,尤其是那些与陈远有过往来的官员和商贾,一个都不要放过。”

吴成领命而去,李文轩则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段岳,段景,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斗得过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能撑多久。”

段景在密切关注李文轩的动向,他得知李文轩加强了城内的巡查,心中暗自冷笑:“果然行动了。”他转身对身旁的亲信说道:“传令下去,让那些‘陈远余党’开始行动,制造些小混乱,但不要太过火,免得惊扰了百姓。”

亲信领命而去,段景则回到府中,向段岳汇报情况:“仲轩,李文轩既然已经行动,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兄长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接下来,李文轩必然会加大对陈远余党的追查力度。只要他查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自然会放松对我们的警惕。”

段岳对于李文轩要做的事还是毫无头绪:“李文轩此人城府极深,而且跟那个江晖一脉相承,都是些阴损的东西,你小心一点,别被他害了。”

段景郑重地点头:“兄长放心,我会谨慎行事。”

几日后,平城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李文轩的手下四处搜查,甚至抓了几名与陈远有过往来的商贾,严加审问。然而,这些人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就是咬定自己与陈远毫无瓜葛。李文轩看起来似乎一时也找不到突破口。

李文轩沉吟片刻,放下手中的密报,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唐磊,最近那批金子查的怎么样了?”

唐磊拱手道:“大人,毫无头绪,李承德当年并未吐露出有这金子的存在,还是他的儿子李元庆顺利逃跑才引起了注意,当时江晖大人找到他们时,他们住的宅就只不过当时鼎盛时期,但也不像是节衣缩食后打拼过的样子。”

李文轩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书桌前坐下:“不是抓住李元庆的大儿子了吗?有问出什么没?”

“没有,”这也是唐磊想不通的地方,“我们当时以为是跟李元庆一起逃走的大儿子知道那批金子的去向,却不想知道此事的是年庆本人和他的小儿子。”

“小儿子?当时逃走了三个人?”李文轩惊呃。

“不是,当时逃走的只有李元庆和他的大儿子,小儿子是李元庆定居后,生下的,听说只有七岁,叫李明清。”唐磊禀报。

“所以知道金子去向的人,都死了?”李文轩倒抽一口凉气。

当时江晖追到李元庆的时候,通过王福那个帮助李元庆逃走的太监招供知道,李元庆和其幼子知道钱款去向,而江晖大人可是亲自带队斩杀李元庆一家连带下人十一口,除了那个大儿子可是没留一个活口,这下不是彻底不知道金子在何处了吗?

“据李元庆的大儿子一一辨认,那些尸首里并没有李明清。”

“所以这个孩子逃了?”李文轩觉得有趣了起来。

“应该是的,但是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活着,不过根据李元庆大儿子的描述,我们画下了他的画像,只要遇到这孩子,我们必定能抓住他。”虽然唐磊很难想象一个七岁的孩子,如何在这种乱世活下来,但是也是一条得到金子的线索。

“就把他的画像张贴起来,就说这个孩子是陈远的幼子,收入当时税收款项的线索,只要能把这些人一网打尽,这些税收我们都不要,我们还之于民。”李文轩吩咐。

“好计策!”唐磊拍马屁,对李文轩一顿吹捧。

平城的街头巷尾,一张张告示被张贴在显眼处。告示上画着一个七岁孩童的画像,旁边写着:“陈远幼子,涉嫌私吞税收款项,若有线索者,赏银百两。取回的税收钱款,将还之于民。”告示一出,城中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有人担忧,也有人暗自盘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