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张嫣提及舅舅,鲁元的唇边掠过一丝微笑,“你已经见过你舅舅了?”
“嗯,昨儿个舅舅过来探望我,我已经拜见过了!”
她掠过鲁元枕边的竹简之上,略略有些好奇,鲁元觑见了,面颊微微闪过一丝红晕,“这是你舅舅从廷尉府捎过来你阿翁的家书,我刚刚已经是看过了,说是他一切安好。”
“是么?”张嫣声音扬着欢愉,“我也看看。”取过竹简,在手中迅疾的展开,然后对着竹简上的书信,微微的僵住。
竹简上的书信不长,不过短短百余字,张敖用的是汉朝通行的隶书,字迹极是清俊劲拔,只是自己竟一个都认不得。
“瞧你。”鲁元失笑,伸出一根指头点了点她的鼻头,“不认识吧?”取过她手中的竹简,温柔解说道,“你阿翁在上头说:他在廷尉一切安好,要我们不要挂念他。嗯,还嘱咐……阿嫣你在椒房殿住着要乖乖听话,晚上不要掀被子。”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脸上微微发红。
张嫣没有注意到她的神情,只微微纠结着自己上了十多年的学,一朝穿越到两千年前的古时,竟退化成了文盲的残酷事实。
鲁元抬头瞅着她的沮丧神气,好笑道,“如今知道不好意思了。在襄国的时候给你请了启蒙师傅,你却偏偏闹脾气,不肯学。”
“阿娘。”张嫣捂了脸,“人家知道错了啦!”
鲁元扑哧一声笑出来,“阿娘现在教你认字好不好?”
她点了点头,“好。”
“取书案和笔墨来。”
“公主。”宫人春荣在窗前微微屈了屈膝,轻声劝道,“你怀着身子,还是不要劳累了吧!”
“不过是写几个字,哪里累不累的。”鲁元不以为然,“还不快去。”
春荣屈膝应了“诺”,不一会儿,便取了一张小小的朱漆书案摆放在鲁元公主的床上,鲁元取一管狼毫笔,于磨好的墨砚中蘸了蘸,在铺好的丝帛上写了一个“嫣”字。
“这就是你名字中的‘嫣’字。”
张嫣看着丝帛上的端正秀美的大字,“唔,原来‘嫣’字是这么写的啊!”
“是啊。”鲁元道,面上的笑意十分温柔,“嫣,就是微笑的意思,这是你阿翁给你取的名字,他希望你能够一直微笑,这样也就是一辈子幸福了。”
张嫣默然。
她的原名嫣然和莞尔的名字也来自于此,寄寓着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美好祝福。
自己虽然还没有习惯自己的新身份。但显然张敖和鲁元对自己这个女儿,都是真心疼爱的。自己是否也应该为了他们,好好的活下去呢?
“元公主……不好了……”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气急败坏的声音,随即静了下去。
鲁元皱了皱眉头,“外面怎么了?”
涂图从外头回来,面色有些难看,笑着道,“不过是几个小宫人在胡乱说话,奴婢已经去打发了,不妨事了!”
“不对。”鲁元公主的神色凝重起来,“将刚刚说话的人带进来。”
“公主。”涂图发急劝道。
“本公主的话不管用了么?”鲁元声音沉了下来,面色上也带了些威严。
涂图无奈,只得走到帘子下,吩咐了几句。
一个十一二岁的青衣小宫人跌跌撞撞的冲进殿来,扑到殿中跪下,抬头作悲唤道,“元公主,大事不好了,刚刚传来消息,陛下命泄公去廷尉审讯赵王,泄公回来,陛下龙颜大怒,已经是要将赵王斩首了!”
“你说什么?”鲁元公主大惊失色,从榻上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