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祝福的同学们都很感动,人总是向往优秀的人的,因为宋珣,班里的同学学习都比以往更认真了几分。
这段时间宋珣接到了国内最顶尖的那几所学校的邀请,但是宋珣一一拒绝了。
他要参加高考,可能因为高考是普遍意义上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系统给出的任务积分也不低,足足八百积分。
胜过了参加奥林匹克的获得第一名的积分。
高考之前,宋珣在班里待的时间并不长。
他现在很忙,他的那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已经被表了,这件事在整个学术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就连其他学科的专家都默默的买了期刊,关注起了这篇论文。
宋珣也一夜之间在学术圈爆火,无数教授打听这位作者的来头。
当他们得知这位作者居然是个还没上大学的高中生,只有十八岁的时候,他们齐齐沉默了。
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能解开这一个世纪以来,都没有学者能解开的数学猜想。
这太匪夷所思了。
他们更愿意相信,对方的背景惊人,所谓的解开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代笔。
可是谁会这么傻,这可不是代笔一篇还算不错的论文,这可是哥德巴赫猜想。
无论是谁解开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注定名垂青史,地位唾手可得,何必给别人代笔,把这份荣耀送给别人?
无数的学者困惑不解。
能解开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应该不会这么蠢。
如此的话,解开这个猜想的人难道真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
这让他们这些一把年纪还在苦苦钻研的人情何以堪?
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天赋吗?
那他们如此努力在天赋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看了这份期刊之后,无数学者度过了好几个失眠夜,第一次对自己的天赋产生了质疑。
他们好像隐隐约约明白了曾经被他们碾压的学渣们的心情。
不,他们现在更糟糕一点。
聪明人的内耗,更难受,更难走出来。
宋珣是这段时间学术圈最火爆的人物,没有之一。
所有人都在等着参加论证会。
京大第一时间抓住了这个机会,想要帮助宋珣筹备这场论证会。
这对于京大来说,也是一个在国际上露脸的机会。
宋珣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答应京大把举办论证会的地点放在京大的校园里。
负责联系宋珣的老师连忙答应下来,在电话里连连保证,一定办的漂漂亮亮。
县一高的校长也与有荣焉,虽然他听不懂,还是问宋珣要了邀请函。
到时候能看到国内外所有的学术泰斗,想想就激动。
论证会筹备了一个月的时间,邀请函早早的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