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村因为地势太低,常被人笑话是大水村,因此大荒村稍微有点能力的都去外村买地,搬出去了,现在那个村子就留了一些舍不得的老人和没什么本事的年轻人。
“大荒村的堰塘也不大,这四通八达的水都往大荒村引,朝廷不会是想把大荒村给淹了吧。”林立夏说完,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宋惊蛰却不这么想:“我记得大荒村的土地都是咸卤之地。”
因为王有粮每年都要下乡收粮,年年都要跟他抱怨:“大荒村真是荒啊,年年大水,地都冲薄了,收成也不好,种地还不如出去当短工,真是造孽哟。”
“要是把水都灌到地里,留下来呢。”宋惊蛰思索了一阵,将他成亲时他姐夫施显宗送他的农桑书拿出来,翻到旱地变水田这页,一脸惊喜地跟林立夏道,“立夏你看,这上面说的渠堰灌田法,是不是跟现在县令让挖的水渠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我不识字。”林立夏一看那写满了字的书,一个字也不识得,一张脸涨红地把宋惊蛰的手推了回去。
宋惊蛰有个会识字的大伯,他识字不稀奇,他家没个识字的,他想学都找不到可以教他的人。
“没事,我读给你听。”
宋惊蛰也是兴奋过了头,忘记了这茬,把书收了回来,逐字逐句给林立夏念了一遍。
这农桑书就是写给会识字又想种地的人看的,上面的语言用得并不复杂,林立夏磕磕绊绊地也听明白了。
越听眼睛越亮:“好像确实是书上讲的这样。”
“县令这是想旱地改水田。”宋惊蛰反复看了看书,得出结论,“所以要挖通各村水渠,组成一条能够灌溉全县的渠堰。”
“而大荒村就是县令的试点,若是成功了,就算他不大力推广,有这条渠堰在,我们也会争相改田的。”
宋惊蛰合上书,觉得世上的聪明人还真是多,他琢磨了这么多年,才琢磨出他们这地儿适合种水稻。
人家县令一上任就知道了。
怪不得王有粮说他们这位县令要大展拳脚一番,这要是成功了,这政绩可不一般。
“那以后我们的田地都要变成水田吗?”林立夏有点担忧,他没种过水田,不知道能不能够种得好。
“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宋惊蛰将书收好,想到他可以利用这件事提前挣够买地的钱,压下心里的激动,向林立夏问道,“立夏,你想不想财。”
“当然想了。”林立夏想也不想地道,财谁不喜欢,“可是怎么。”
宋惊蛰凑到他耳边耳语了一阵,林立夏听得心里荡漾,当即道,“我这就回去找我娘拿钱。”
宋惊蛰拉住他:“现在天都黑了,明天再回去。”
“是哦。”林立夏一看外头的天,觉得自己昏了头了,“那我们先睡觉,睡醒了就回去。”
“你先睡着,我去找我爹谈谈话。”宋惊蛰把林立夏劝住,他自己却没克制住,跑去他爹娘的屋子敲了敲门。
第39章
“谁啊。”
宋福田和郑月娥都吹灯睡下了,听到敲门声又不得不起床开门。
见是宋惊蛰站在门外,宋福田问:“这么晚了有事吗?”
宋惊蛰压制不住自己的雀跃:“有点事想跟爹娘说说。”
“有啥事不能明天说,非要这个时候说?”郑月娥嘴上这样说着,还是起身点了灯,让宋福田放宋惊蛰进来了。
宋惊蛰进了屋坐在桌子边,郑月娥和宋福田坐在他对面,三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郑月娥打了个哈欠:“快点说,说完好睡了。”
“爹你有多少钱?”宋惊蛰顿了顿,单刀直入地向宋福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