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由来
郑春睿说完的第二天早上,李祥就被叫到了工地门口,等着中建的人过来。郑春睿好像很忙,在等的过程中不停地接电话。李祥没有去细听,这是不太礼貌的行为,但是在心里也犯嘀咕,这一大清早的不太可能是工作上的事吧,业主周末休息,而别的单位好像也没有早上7点多就上班的习惯,那可能就是给家里打电话了。
不过好在没多久,就有人开车停在了工地门口,从车里下来一个看起来跟李祥岁数差不多的人,戴着中建的安全帽。郑春睿看见之后停止了在那犁地,把电话一挂就迎了上去。
两人简单一交流,然后叫上李祥就往工地里走了。一边走,中建的人一边给两人介绍。
“我们现在走的这是正大门,一进来原本这里是有台地磅的,但是因为我们不干了吗,所以就把地磅拆到了不远的另一处工地去了。右手边就是业主驻工地代表和监理的办公室,因为我们基本都是在另一个工地住,这边没地方了,所以我们也只在这里设了几间办公室,现在基本都闲置了,你们要用的话还要修缮一下。往前走,就是下基坑的路了,往南这几栋是工人宿舍,没什么好看的,我们直接到基坑里面吧。”
郑春睿两人在前面走,李祥在后面跟着,这一路走来,不管是办公区这两层板房还是后面三栋工人宿舍,都明显的很是破旧,根本不像是新建的,因为如果是全新的,以中建只干了几个月的工期来说,也不可能旧成这个样子,看来中建也是会过日子的。
从大斜坡到基坑下面,这才把现场的情况一览无余。主要是钢筋、一些防水卷材和众多的架子管。而钢筋的原材四处摆放,更不要说数之不尽的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
“呵呵,当初我们以为要大干了,所以把前面的钢筋进了很多,后来又突然说不干了,工人们就撤场了,现在钢筋情况确实不理想,你们接过去还要除锈,是会麻烦一点。”
郑春睿看了之后也是一筹莫展,深深叹了口气,说:“徐总,那也没办法,既然领导们决定了要把钢筋接过来,我们只有遵照执行了。对了,你们找的人和机械呢?”
被称为徐总的人笑呵呵道:“应该是到了,我到上面去看看,要是到了就带下来。”
等徐总走远之后,郑春睿环顾周围众多的钢筋,用手挡住已经开始耀眼的阳光,对李祥说:“这些钢筋已经放了有那么久了,中建跟业主扯皮,业主又强行要把这些钢筋转给我们,所以我们只有接收。看样子中建那边出的人就是徐总了,你跟他先把成捆的数出来,然后用吊秤把半成品全部称一下,另外找位置摆放。我们的原则是能少过一点是一点。”
郑春睿用一种你懂得的眼神看着李祥。李祥装傻听不懂郑春睿的意思,说:“这个徐总也在旁边看着,他恐怕不能答应吧。”
“他自然是想过得越多越好,这样他们拿回去的钱就多,你在现场看着办就行了,每一天过完的数据都要让他签字确认,免得最后扯皮,而且我们也只能过这一次,以后可没有时间再来一次了,施工队过不了几天就要进场了。行了,你在现场看着过吧,有什么事打电话,我先回去了。”郑春睿说完跟不能晒太阳一样,迈着小短腿紧赶慢赶地从基坑走了。
李祥环顾四周,也没什么遮阳的地方,钢筋加工棚现在也破破烂烂的,勉强可以挡下阳光,于是找了个阴凉地等着徐总带人带车过来。
大约过了十多分,徐总带着一辆随车吊和4个工人下来了。到了钢筋堆前,两人一致决定先过半成品。工地里还有卸料斗,每两个工人一组,人工往卸料斗里扔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徐总一开始还在跟前指挥一下,告诉他们要怎么装,等工人熟练之后,也跑到加工棚处,来跟李祥攀谈起来。
徐总递了跟烟过来,李祥摆手拒绝后,他给自己点上了,抽了一口,吐出大口烟圈,说:“真的是领导们一句话,我们忙断腿,这活没个一星期我们根本干不完,工人们用手一点一点捡,我们要过到什么时候去。”
李祥听了笑笑没说话,这不是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说领导决定的不对?李祥也没资格评判这件事的对与错,但是要说这件事做的很对,李祥自认也没法违心说出这话,毕竟没这件事他也不用在工地上晒太阳,一个安全帽可着实挡不住什么。
见李祥没说话,徐总立马改变了聊天的方向,问到:“兄弟,你今年多大了,是哪的人啊?”
李祥想着以后两人还有好多天共处,也不好太过拒人于千里之外,说:“我今年33了,是重庆人。徐总你呢,怎么让你来了,不派个小兵来看着就行了。”
李祥这话问的其实有点冒险,按照本项目的情况,能称得上“总”的,那都是项目部班子成员了,以己度人,那这个徐总大小也是个官,李祥在试探之余也多少带了点奉承。
徐总倒是大大咧咧,没在意这些,立马接话道:“我是河南的,家在二七区,倒是不远,所以才在郑州片区干,远了我也不去。至于说这个活,也没办法,当初这个项目的人都被派到别处去了,领导们又不可能来,所以只好派我来了,结果我一个干技术的还要过来管材料的事,也真的是扯淡。”
李祥没想到试探这么顺利,几句话就问出来了,看来这个所谓的徐总也不是什么大官,情况跟自己差不多。
话题也就由此展开了,两个人一边看着工人装,装好了用吊秤称一下,在本子上计数,然后再继续装,中间夹着两人不间断的聊天,李祥也摸清了一些情况。
蓝天也是中建的,但是跟徐总不是一个局的,两者相差还挺大的。这个工地本来是中建拿下来的,刚开始干的时候情况确实还可以,但是后来钢筋价格飞涨,其他材料的价格波动也很大,中建就找到业主要对材料价格进行调差,可业主拒绝了,这样材料的价差风险全部要中建来承担,干的越多亏得越多,中建进行测算后果断放弃了这个项目。在中建停工之后,业主其实又找了两家单位来干,但是那两家来看了工地又简单谈了谈之后都没有后话了,李祥所在的公司都是第三家了,也终于成功接盘了。
“我听说是业主做了一些让步,承认了可以对材料进行调差,但是调差的条件也比较苛刻,就这样你们公司也答应干,我还真的是不理解,要说起来房建的利润很透明,就那几个点,你们拿什么挣钱啊。”徐总抽着烟疑惑问。
李祥虽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大概猜也猜得到,领导想要业绩以此作为进阶的资本,只要稍微有点利润就会毫不犹豫接下来这个活,至于接下来如何管理,那干他何事,自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了。而真的挣钱与否,怎么样开源节流,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也只能看干的过程中怎么样干了,只是以前面那些工地的管理水平来看,嗯,还真是没什么水平,最后不亏钱就阿弥陀佛了,可这些跟李祥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拿自己那点死工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