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亭想也不想道:“那是自然,我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水深,比铁还要坚硬。”
李明德和苏云亭碰了一杯,试探道:“我们既然是兄弟,有好东西是不是该分享?”
苏云亭连忙搂住姝瑶,警惕地望着李明德:“兄弟,朋友妻不可欺啊!”
李明德无语。
姝瑶藏在衣袖里的手,揪住苏云亭腰间的软肉,狠狠一旋的同时,给苏云亭飞了个眼刀。
苏云亭疼得龇牙咧嘴,目露求饶之色。
姝瑶这才松开手。
苏云亭和李明德头碰头,露了些许口风:“三哥,这事我说了不算。你得从我娘身上下手。”
“唉。这不是抢不过那俩人么!”李明德冲着崔三论方向努嘴。
恰在这时,牛锦一走了过来,先敬一杯酒,这才道明来意:“云亭兄,你跟我说句实在话,那两样作物,真的有你说的那般高产?”
牛锦一一直辅助崔三论打理朔州,是顾南夕看好的人才之一。
他过来询问,也是代表着崔三论。
对于这个义祖父,苏云亭是十分敬重的。且不说,义祖在京都的时候,对他们一家多有照拂。
就说现在,义祖都颐养天年的年纪了,还拖着残躯,在朔州光热。
他又不热衷名利,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因为阿娘。
苏云亭领这份情!
苏云亭收敛起嘻嘻哈哈的神色,郑重道:“不敢期瞒牛兄,我所到的地方,奴隶惫懒,耕种技术极低下。他们只简单地播种一番,都没怎么管,每亩产量便高达三百斤。”
我去!!!
牛锦一咽了咽口水,期期艾艾地问:“没怎么管是指?”
“就只浇浇水,连杂草都不拔,更不会施肥。”
嘶嘶嘶!
牛锦一和李明德齐齐倒抽口冷气,随即,眼睛都嫉妒红了!
为了提高地里的那点产量,从先秦时期,到现在,华夏民族想方设法,各种总结经验。
云州百姓把地里的小禾苗当祖宗一样伺候着,这才勉强达到亩产两百斤!
瞧瞧人家!瞧瞧人家!!
嫉妒使人疯,嫉妒使人扭曲。
一向稳重的牛锦一都忍不住酸溜溜道:“先秦时期,亩产不足五十斤。汉代推广铁辕犁和代田法,亩产提高到一百斤。直到前朝,有曲辕犁,亩产不足一百五。关中平原地带,才亩产两百斤。”
至于云州,又是地肥丸,又是修灌渠,又是培育优良种子,最高才亩产两百多,山区的亩产也就一百左右。
可是,苏云亭带回来的马铃薯,随随便便一种,就是亩产三百呢。
是谁羡慕了,牛锦一不说。
苏云亭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
想当初,他刚得知有此神物的时候,都想派兵攻占下来,不放过一粒种子!
后来,他现,也许是因为当地气候太好,根本用不上仔细耕种,光大自然的馈赠,就足以让当地人去活下去。
所以,当地人对马铃薯并不在意,还觉得马铃薯不好吃,而懒得耕种。
苏云亭用一匹绢,就能换来上百斤马铃薯!
这还客气啥?!
苏云亭当机立断,把带去的商品全换成马铃薯,整整填满两艘船,这才启程回来。
苏云亭劝慰道:“他们简单种种,就能亩产三百斤。等到我们这里,细心耕种,说不定能亩产四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