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我能听到中药心声起点 > 第208章 识药(第3页)

第208章 识药(第3页)

6轩笑着道:“一般来说,春季采收的龙胆草都是以烘干为主,毕竟春季湿度较大,而秋季因为干燥,所以常以阴干为常见,基于此做出判断并不算难,不过现在科技越来越达,什么时候采收的都有可能是烘干的,这个时候判断难度就比较大了。”

不是什么高质量的药材这是肯定的,毕竟高质量的药材往往也意味着高价格,在安江这个小县城,抓中药的人本就不多,这还少整个安江县城就这一家,不然采购来的中药怕是得放药柜里长虫霉。

6轩将手里拿着的龙胆草放下,摇了摇头:“没太大的问题,不过这应该是春季采收的,没有秋季采收的药效要好,不过药品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而中医院,一般中药的采购都有相应的供应商,跟医生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龙胆草没问题吧?”她看着6轩问道。

她话说完,就去找第二味药去了。

连采收的季节都能看出来?

工作人员眼睛瞬间瞪的跟铜铃似的,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6轩。

药理研究也提示,绵茵陈主要成分为挥油类及绿原酸等化合物,其利胆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明显优于花茵陈,花茵陈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保肝及镇痛作用。

按照6轩的介绍,季修文仔细地看了一会,现跟6轩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无论好坏与否,也不是一个小医生能决定的。

就跟人参一样,野人参的价值比种植的人参价值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6轩抬起头,见对方正一脸期待的看着这边,而且眼见几人都对识药挺感兴趣的,他想了想便是道:“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2o15版《药典》记载了。

像季修文这种毕业在中药房抓药的还好一点,一些直接去给医生当助手的,可能毕业后都没碰过中药。

当然,还可以通过闻尝的方法进一步识别,龙胆草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极苦。”

“应该不会有假药吧?”

药用茵陈基质来源滨蒿与茵陈蒿因采摘时间不同分两种,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这一刻,她彻底地不敢小看6轩分毫了。

她将虎杖放下,将之前抓好的绵茵陈收好,在同一个抽屉柜中找到了花茵陈,笑着说道:“这应该是花茵陈吧?”

张璐所讲的绵茵陈实际系指古代药用茵陈的基质滨蒿与茵陈蒿而言。

6轩笑着解释道:“桃儿七为小樂科植物鬼白的根,与龙胆草不同的是,桃儿七有毒,且效用与龙胆不同。而且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根茎下端和周围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长6-12cm,直径2-3mm,表面棕褐色,平坦或微显纵皱纹,断面显粉性,白色,木部黄色,味苦。

“假的龙胆草其根虽也呈不规则块状,但上端可见凹陷的茎痕,这算是比较明显的特征了。”

“自然能看出来的。”

二者都为茵陈,可效用不一样,用的时候自然就要分为两种,你这抓的是绵茵陈,而我需要的则是花茵陈。”

不过这种药,还真有很多假冒的,比如以前就有以玄参科植物草本威灵仙,俗称草龙胆的干燥根冒充龙胆草。”

譬如《本草蒙荃》就说:“青皮、陈皮一种,枳实、枳壳一种,因其迟早采收,特分老嫩而立名也。”

在古代,绝大多数时候,中药都是中医师自己亲自去采摘甚至处理的,药材好坏如何,一清二楚。

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即可入药。

二者看似成分都一样,可在治病救人上,却有着天堑之别。

这下子,她也没有了看戏的打算,将茵陈放到了6轩跟前,低声说了一句:“这是茵陈,你看看吧,有问题就说。”

可见,今日之绵茵陈与清代张璐所载绵茵陈意义有别。

中医院采购的中药材,虽然质量算不得上乘,但也能做到没有假货。

至于有没有假药,她也不清楚,也不好说。

“那假的龙胆草呢?”季修文又追问起来。

“你可真厉害,这么年轻竟然对中药这么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专门干这一行的。”工作人员将花茵陈称好两,分别放入黄纸上。

“学的中医,所以多多少少知道一些。”6轩谦虚地道。

“这可不是知道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