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我爸赵蒙生 > 第60章 办好事解决贫困问题(第1页)

第60章 办好事解决贫困问题(第1页)

解决问题,当然要从根本抓起。

想要富,先修路。

路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前面提到过,县里“生之者寡,食之者众”。

劳动力太多了,岗位又不够,并且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走出去,比较保守。

想要解决这一个问题。

首先要改变教育资源差的这个问题。

还有就贫困地区剩余劳力多而就业岗位少的问题,有关部门或协会应对剩余劳力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

到劳动力紧缺发达地区,争取有组织有规模地向外输出劳动力,并积极为劳动力输出法律咨询、利益保障、信息沟通等服务工作。

而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也与招商引资一样,可以充分利用外地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实现信息的交流,资金的回哺,人才素质的提高。

完成“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得是县里财政,目前还得有点钱能用。

但现在看来……就文山县这种情况,还是算了吧。

全县穷的……公车甚至就只有一辆。

若不是组织上给赵天鸿又赔了一辆,恐怕平日里出门还得步行。

没钱的这种情况,对赵天鸿来说,还是先得进行招商引资。

这个对别人而言可能比较困难。

但对于赵天鸿来说,其实反倒是最好解决的。

李媛朝、丁元英,还有聂明宇这几位商业大佬,随便合作几个项目,基本上就解决了。

不过……

光给项目还是不行的。

一个县想要富裕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已的支柱产业。

自给自足和依赖别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文山县没有受到过工业污染,还有自已的河流小溪,它的自然环境是相当不错,拿来当做度假的地方,的的确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要进行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它的前期投入大。

但长远看,收益稳定且能带动全县经济的全面繁荣,这是个能够双赢的策略。

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要是只搞那些一锤子买卖去赚功绩,这种事儿挺没必要的。

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治标不治本。

身为干部,一定要办好事儿,办实事儿。

如果可以的话,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不要留下隐患。

这些纲要制定好以后。

接下来,就该对问题进行具体实施了。

赵天鸿走到办公室的窗台旁。

思考了一番后,拨打出了一个尾号四个8的手机号码。

“喂,媛朝叔……”

对于文山县的这种情况,如果要往度假村发展,李媛朝那边过来投资,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丁元英是搞金融以及商战的大佬,聂明宇现在是搞科技的。

也就只有李媛朝,涉及到地产,以及一些旅游景区开发,还有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

文山县的生态环境很好,科技产业化还有金融产业化的类型,并不大合适,而且科技产业很容易造成污染,影响当地的环保问题。

况且,这两样都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这儿毕竟是县城,还是贫困县,人均受教育的水平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