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学霸经历 > 第43章 天外有天(第1页)

第43章 天外有天(第1页)

回到宿舍后,裴瑜换好衣服,开始收拾书包。

她把床头柜上的随身听塞进了书包侧袋,这是鲍蓉昨天送给她的礼物。

安娜坐在自己的床上,好奇地看着她,忍不住问:“上课还要带随身听?老师不会说你听歌影响学习吗?”

裴瑜边整理书包边说:“这就是用来学习的。它有录音功能,我昨晚录了几套高考英语真题的音频进去,想让大家早读和课间多听听。”

安娜跃跃欲试:“嘿,也许我可以帮忙!我也可以录一些英语对话,让你们适应一下德意志和法兰西人的英语口音。英语又不是只有英美人才说,它是一种国际语言。”

裴瑜哭笑不得:“谢谢你的好意,安娜。暂时还是不需要啦,你的口音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太难了,他们现在忙着高考,没有精力学习更多……时间不早了,我们应该去教室了。”

安娜有点遗憾:“好吧,不过你也快高考了,他们明明是你的竞争对手,你还努力找机会去帮助他们,你人真好,我很开心能有你这样的朋友。”

裴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事她没法跟安娜解释。

点亮了系统中的【教学相长】词条之后,她发现教别人学习反而能让自己更快地掌握知识,还能赚到系统奖励的提问额度和经验值。

就算没有系统,裴瑜也从没把这群同学当成竞争对手。

只有跟她水平相当、高考总分可能排在她前面的人,才有资格叫竞争对手,整个京海一中都找不出这样的人来。

裴瑜现在的竞争对手们,在各自的高中也处于“无敌是多么寂寞”的状态,就等着月底去南开大学参加数学竞赛冬令营了。

华国去年才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赛(IMO),一切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月底裴瑜要去参加的冬令营,就是选拔IMO参赛选手的第一次尝试,承办人要从中选拔出成绩最好的几个人,组成参加今年IMO的国家集训队。

负责选拔工作的人,现在对IMO金牌想都不敢想,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队六个人里能有四个拿奖,最好能出一个银牌。

他们不会知道,1990年夏天,华国作为东道主,在燕京举办了第31届IMO,并拿了个总分第一。

参加竞赛的国家队成员们一时间风光无限,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连大领导都亲自接见了他们。

那阵子各大报纸天天在头版报道IMO,全国人民都在热议这事,奥数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飞速蹿升。

此后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华国在IMO赛场上所向披靡,成为获得总分第一最多的国家。

通过冬令营选拔IMO选手的传统,后来一直保留着,就是时间改了几次,从第29届开始改到12月,第32届又提前到11月,名字也改成了“华国数学奥林匹克”,简称CMO。

华国CMO奥赛的大名,裴瑜上辈子就如雷贯耳,这是全国最顶尖的数学竞赛,能进国家队的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奥数题能把人的智商逼到极限,在各种解题限制条件下,给中学生做的奥数题都可以难住不少大学教授。

原清华数学系的王殿军教授曾对媒体说过,女儿的奥数题他也不会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裴瑜不敢对数学奥赛掉以轻心。

她是自信,不是自大。

裴瑜走出宿舍楼,察觉到安娜一直跟着自己,奇怪地回头问:“安娜,你怎么跟我走这条路?留学生不是该去国际部那边上课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