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婆婆和母親相依為命,受盡欺負,艱難長大。直到後來遇到了公公,才總算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事情的轉折吧,是八年前。
改革開放政策的橫空出現,讓很多愛國港澳台商人有機會回大6投資建廠,其中就有婆婆那已經幾十年沒聯繫過的生死不明的父親。
婆婆的父親的確是個有能力的人,去了香港後干出了一番事業,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可謂是家庭事業雙豐收。
不過他也一直惦記著在大6的妻女,對她們一直充滿愧疚的。本以為此生再見無望,卻不想大6改革開放。不僅各種優惠政策歡迎外資,像他們這樣的也既往不咎。
他沒有像其他人擔心政策朝令夕改觀望,而是第一時間回來。一是身為商人敏銳的眼光看到了商機,二是想尋找在大6的妻兒。
在費盡周折找到女兒後,自然想著要補償。
婆婆恨他,只當這個父親在八歲那年就不在了,怎麼還可能認他。
婆婆的父親聲淚俱下,說著當年自己也是沒辦法了。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個個餓死的餓死,病死的病死,他真的絕望了。他不想這輩子就這麼碌碌無為,他想為自己的前程和抱負博一博。
婆婆理解當年確實艱苦,拋棄妻女離開的人也不少,但她真做不到原諒。
只是誰都沒想到,婆婆父親補償的方式會這麼簡單粗暴。
他在香港做生意賺了很多錢,這時候大6的房價並不高,他直接一口氣買下了一條街的二十五間商鋪送給女兒。還說送金山銀山不如送會生錢的房子。
蘇彤得承認,婆婆的父親確實有眼光。
她大為觸動。一是佩服婆婆的父親確實是做商人的料,眼光獨到。要知道在往後幾十年的時間裡,一間鋪子都足以讓一家豐衣足食,有著一鋪養三代的傳說。二是佩服婆婆的骨氣。換做是她也不知道能不能抵擋的住。但是婆婆抵擋住了,她拒絕了公公的金錢攻勢。
至於後來為什麼這二十五間商鋪又到了婆婆手裡呢?
唉,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吧。
沒多久,婆婆的父親查出得了絕症。婆婆溫柔到骨子裡的一個人,終究還是對一個垂死之人心軟了,去醫院見了這個父親。
雖然沒有原諒,但也終於答應了父親的臨終遺願,勉強收下了那二十五間店鋪。
完成了心愿後,婆婆的父親拖著最後一口氣回香港了,此後再沒聯繫,怕是早已不在人間。
這就是婆婆那二十五間商鋪的來源。
聽完後,蘇彤重重嘆了口氣。只能說小康靠努力,暴富靠運氣。
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在聽到婆婆送了自己一間店鋪時,6一誠問『哪間』的意思。
婆婆,她的婆婆竟然是這樣的婆婆!
蘇彤感嘆:「原來媽才是這個家最富有的人,怎麼家裡人都完全不提呢?」
而且也真的看不出來,不敢想像,如果是她擁有二十五間商鋪,會快樂成什麼樣子,反正絕對做不到像婆婆那樣雲淡風輕。
6一誠怕她誤會,解釋:「媽畢竟還怨恨外公當年拋下她們,所以不怎麼願意提起和他有關的,我們不想媽不高興,也都儘量不提。」
「原來這樣。」婆婆真是她見過的,最視錢財如糞土的人了。擁有二十五間店鋪還能完全不當一回事,她是不知道,再後世包租婆有多麼讓人羨慕啊。蘇彤為婆婆的風骨折服。
另一邊,一樓,蘇彤為之折服的婆婆,這會正和丈夫談著事。
6政關上了房門,神情凝重和妻子說起正事。
今天他藉口單位有事,實則是去了妹妹家,這個他只告訴了妻子,所以回來自然也要和妻子說這事的。
他告訴妻子,今日過去後才知道,妹妹不僅一改之前的態度,甚至都快要跟杜家商談兩個年輕人的婚事了。
6政並不反對江飛燕要嫁給農村人,只是妹妹之前反對的那樣激烈,突然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讓他沒辦法不忐忑不安。
「這麼突然?」6母聽到也是嚇了一跳,小姑子她是了解的,不可能無緣無故改變態度的。若能改變,這幾十年來就不會和妹夫過成這樣子了。
她一臉擔心對丈夫說:「會不會是飛燕做了什麼極端的事相比?」
6政搖了搖頭:「問不出來。」
今天他詞語嚴厲逼問了妹妹幾次,她都是說想開了,累了,不想再折騰了,女兒想怎樣就怎樣。
說她破罐子破摔吧又不是,談到兩個孩子婚事的時候還是挺上心的,還問他這個大舅能不能到手大方些。
他一個男人實在不會揣測妹妹的心思。
「這事還是得提前和媽說說,免得突然聽到受不了這刺激。」
6母點頭:「是要的。」
她聽到都覺得很突然,婆婆聽到怕是反應會更大。
「這事你得好好說,千萬別嚇著嗎。」6母擰眉叮囑,只是她心裡也沒想法,不知道要怎樣好好說。
6母想了想,覺得蘇彤主意多,也許可以和她商量下。
主意打定,她決定吃了晚飯和兒媳婦商量下。
蘇彤不知道這些,吃過晚飯後電視都不打算看了,準備早點上樓欣賞自己的金條。
金條之美,真是怎麼看都看不夠。
然婆婆卻將她叫了進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