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六皇子
凤仪宫上下这几日总算轻松了许多。
苏瑶先是落水,然后又昏迷不醒,所幸有太医精心看顾,年前终于退烧了,人也醒了过来。
但太医也模糊的暗示了一番,苏瑶这次伤了身体,若是不好好调养,恐怕有碍寿数。
虽然苏瑶自己还是那副软软糯糯,腼腆害羞的模样,不仅不计较,还主动为大公主求情,但皇家总不能真的不补偿。
本就是大公主有错在先,苏瑶身份又不一般,元嘉帝思来想去,降旨加封苏瑶为天水县主。这样的荣耀,自元嘉帝上位以来,可是第一次。
要知道,即便都是县主,但也有虚封和实封之分。
虚封往往是些“淑”,“惠”,“柔”,“嘉”之类的字眼,虽然听着好听,但也不过是个名头,每年可以收到朝廷的俸禄罢了。往往用来加封功臣或皇亲之女。
但实封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有正经封邑的,县主也往往只有亲王或皇子之女才能加封,而且数量有限,只有备受宠爱的嫡女才有此殊荣。
所以,元嘉帝这次也确实展现了很大的诚意,就连苏将军也不好多说什么。
成婧从苏瑶落水后就一直照顾她,两人的感情比之前还要好。
尤其苏瑶明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也不曾迁怒,还反过头来安慰成婧。这让成婧越愧疚,到底是自己把人带进宫,却没照顾好她。就连秦皇后和太子对苏瑶也满是歉意。
“瑶瑶,父皇已经下旨,削了成婉一千户的食邑,禁足一年,以示惩戒,也算替你出气了。”成婧说着,却有些心虚。
这个惩罚在外人看来不可谓不重,成婉颜面尽失,都不愿出门,淑妃还和元嘉帝又闹了一场。但和苏瑶的健康比起来,成婉不过损失了点面子,这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在别人心里,成婉是君,苏瑶是臣,君臣有别,苏瑶就算受了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但成婧只觉得苏瑶好好的一姑娘,就因为成婉随意疯,差点连命都丢了。
结果成婉这个罪魁祸只是被削减食邑,说不定哪天父皇一心软就涨回来。
而苏瑶经过此事,恐怕连嫁人都难。
成婧来古代这么久,对贵妇圈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帮贵妇们选儿媳,品行和身体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谁也不会娶一个身体不好的儿媳回去,不然生不了嫡子,管不了家,麻烦多的很。
看着苏瑶依旧单纯的眼睛,成婧握住她的手,心里默默下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想办法调理好苏瑶的身体,不然自己良心不安。
理论上,太医院聚集了这天下所有名医,但哪本言情小说没有一个神医出来刷时髦值?
比起太医们动不动就要因为治不好病为主角陪葬,神医们简直无所不能。
而这本书原著中也有这么一位医术出神入化的神医,在书里就是他救下了出逃的原主,连原主肚子里的孩子都能保住,医术不可谓不高明。
可是,成婧对这位神医唯一的信息就是他几年后会出现在福州,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广撒网,多派些人去找。
另一边,兰芳姑姑那也传来了消息,之前成婧让她查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大公主是个糊涂的,只是在路边听两个宫女说到苏瑶在碧波庭,就借着酒意冲了过去,连她自己都记不清那两个宫女到底长什么样,更别说把人找出来了。
但兰芳姑姑可不是一般人。秦皇后既然放心把她派给女儿,自然是对她的能力很有信心。所以,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探查,加上背后有皇后的支持,兰芳姑姑还是找出了那两个将大公主引过去的宫女。
不过,那两个宫女并不在任何一个宫妃手下,之前伺候一位老太妃,那太妃去了之后,就被分到御花园打杂。
怎么看也和大公主扯不上关系。
她们自己也一直在喊冤,说自己只是因为无聊说了几句闲话,不知道会被大公主听到,更没有受人指使。
看她们目前的样子,若不是真的无辜,就是已经被□□好的探子,无论如何不会背叛的那种。就算是兰芳姑姑,也别想从她们嘴里挖出什么。
倒是那碧波庭的栏杆,已经被证实确实有人在上面做了手脚。
那栏杆乍看确实内里已经有部分被虫蚁驻空,但还有一部分是好的,至少没有坏到被人稍一用力就会断开的地步。
大公主的力气也没有大到那种地步,主要还是有人现了这被损坏的栏杆,而且还加剧了这栏杆的损毁程度,才让它被稍一冲击就断开。
这才让苏瑶轻易落了水。
至于到底是谁做的手脚也不好查,时间和嫌疑人都太模糊。
碧波庭地方本就比较偏僻,谁也不会整天盯着那里,去观察谁在那里干了什么事,所以查起来也格外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