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龙此次选用的武器,正是那赫赫有名的美制勃朗宁M1919A4机枪。
这挺机枪若要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则需搭配M2三脚架。
两者相得益彰,方能构成完美的火力支援系统。
不过他们这次并没有携带,M2的三脚架(脚架重6。35KG)。
这次迷龙也没办法,在找人当枪架子了。
美式M1919A4式机枪,是由水冷的方式,改进为气冷。
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的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有助退器。
这要是用人硬扛,不用震直接就能把人烫死!
对于机动作战来说,还是显得过于笨重。
特别是它转移阵地时,最少需要两人操作。
基本上是一人扛机枪,另一人扛M2三脚架,另外有人携带弹药箱。
在战场上,转移阵地过程中,只要有一人负伤。
枪身、三脚架、弹药三者中,可能就有一部分将不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对此老美,也有野路子解决。
在美剧《太平洋战争》中,就有这一幕场景。
约翰·巴斯隆巧妙地,利用木柄铁环,将其套在机枪的散热筒上。
从而实现了,行进间的精准射击。
迷龙则把机枪稳稳地,放置在坚硬的山石之上。
对准不断逼近的鬼子,疯狂地倾泻着火力。
鬼子从山上下来的士兵,一时之间被压制住无法前突。
而与此同时,突击分队后续的队员们。
也如同一个接一个地,从后面的坑道中钻出。
就在战斗愈发激烈之际!
刘文版的孟烦了,也默默地启动了,之前精心布置的陷阱。
他通过系统的精准控制,引爆了在第一道和第三道防线之间,油桶坑道下面预埋的炸药。
“轰隆隆。。。”
爆炸声此起彼伏,鬼子一防到三防之间的通道被彻底炸毁,硝烟弥漫,土石飞溅。
这场突如其来的爆炸,无疑给敌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至此,鬼子的各个防御阵地之间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尽管这并未妨碍鬼子的步兵跃出战壕,奔赴各防线增援。
但他们的各种重武器,却已无法及时调配,为各处提供支援了。
就在孟烦了和其他战士们,在南天门上打得如火如荼之际。
怒江东岸却是一片寂静!
孟父、孟母与身怀六甲的陈小醉,还有上官戒慈和雷宝儿。
以及禅达镇上的百姓们,都听到了南天门方向,传来的激烈战斗声。
他们纷纷跑出家门,寻找一个安全的位置,焦急地朝南天门方向望去。
他们的心,随着那激烈的战斗声跳动,期待着战士们的胜利。
此时的怒江两岸,还是浓雾弥漫,好似一片混沌未开的世界。
众人眼前的视线被雾气所限,只能隐约望见南天门的方向。
那里,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不断传来。
虞师座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大声喊道:“哈哈哈!好!好!好!看来他们的攻击奏效了!这不是炮弹的轰鸣,而是坑道被爆破的回声!”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很快虞师座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环顾四周,发现现场只有他一个人在兴奋。
其他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愧疚和躲闪的表情。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按照计划,后续的主力攻击迟迟没有跟上。
正当虞师座满心疑惑之际,唐副师座悄然走近,手中握着一纸紧急的电文。
他神色凝重地,将电文递给了虞啸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