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营门处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
袁熙张辽闻声也过去查看。近了他们看到营门外聚集约莫有百多人。
张辽喝问驻守营门的兵丁,“慌什么,生了什么事。”
一名什长忙答道:“大人,他们说是得到车骑将军征召,从河东来投奔的,但现今入夜,没有校尉以上大人的亲令,是不能开营门的,所以小人让他们在营外,等到明日天亮,您看。”
袁熙内心有些期待,随即问道:“来人可说了姓名?”
“似乎姓徐。”
果然是,先前袁绍征召天下豪杰,在袁熙的干预下也加上了河东徐晃的名字,他记得有“周亚夫”之称的徐晃,跟关羽祖籍是同乡所以并不难找,河东解良人。
当下他对那什长说:“你可知道我。”
“小人见过,知道您是袁二公子。”
“好,我所任也是校尉的职衔了,你且开门放他们进来。”袁熙吩咐道。
什长即刻吩咐下属开了营门。
百多精壮有神的汉子并不杂乱,而是很有秩序地进了营里。
袁熙看到当前一人格外精壮,面貌粗犷刚毅,面如重枣,暗想这就是徐晃了吧,果然是气度不凡。
于是他和张辽上前拱手道,“来者可是河东徐晃,徐公明?”
徐晃拱手用中气十足的声音答道:“正是,河东徐晃,应袁车骑征召,率本地两百壮丁前来投奔。”
本来徐晃见天下大乱,本来想投靠就近的军阀杨奉或者董卓来着。
可是此时董卓废立皇帝,然后牛辅进攻河东杨奉,就耽搁了。
此时有一人说来自袁家,听说徐晃武艺精练特来相招?
思索几天后,徐晃决定呆着两百乡里弟兄,来袁绍这里看看,然后就有此前一幕了,史称太宗辕门识徐晃。
袁熙说了些赞许感激的话后,让张辽带徐晃所部兵丁去安顿。
自己就带徐晃,去统帅营帐见袁绍,毕竟这可是以父亲的名义征召的。
袁绍看起来很是虚弱,但见是儿子袁熙所举荐之人,还是打起精神,安慰勉励了徐晃一番,这个面子还是给自己宝贝儿子的。
他看徐晃长的倒是威严,于是让他领别部司马的职,但安置上却一时想不出去处。
转念想人是袁熙举荐的,也才两百多人,就让徐晃划给袁熙所部。
袁熙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心里却真的狂喜,不想才将五虎上将的赵云弄到麾下,现在又来了个五子良将徐晃。
要知道徐晃所带族上壮丁,可都是豪侠之士,都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的精兵,各种本领自是不差。
当然如果没有袁熙的话,说不准徐晃有可能明珠暗投去当贼了。
现在袁熙已经打着主意,让徐晃也和赵云都独领一军,毕竟赵云、徐晃的统帅能力都挺高,于是给徐晃兵士加了一千人。
现在三国赵云,徐晃,许褚都在麾下,张辽目前算半个,毕竟还没有完全调过来,虽然许褚没有太大的将才,但冲锋陷阵却是一流。
而且自己的性命安全,当真是提高了不少,再加上赵云、徐晃、张辽几人,哪怕遇上吕布也不悚了。
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是拥有了,尉迟恭,秦琼等人后,才不惧怕单雄信的。
这边徐晃对于在一个少年,哪怕是颇有名气的少年手下任职,有些不以为然,但初来乍到也只好随他去了。
回到自己营中,帮徐晃壮丁安置好后,袁熙给他们送去了酒食。连夜招来张纮、赵云、许褚、张辽为徐晃设宴接风。
席上,因为袁熙戴孝,所以是不能饮酒的,张纮当然也不饮。
许褚肚里虽馋,但看到主人如此,只好作罢。
徐晃也是颇懂礼数,让袁熙撤去了酒水,他赶了一天的路,本就饥肠辘辘,道了谢后,自顾自取来熟肉吞嚼起来。
张辽自也不甘示弱,两人颇有比赛吃食的味道,只是忙坏了切肉端肉的仆役杂兵。
而剩下的人也都只是,看着两人狼吞虎咽,倒觉有趣。
作为上位者,不怕手下要强,就怕手下不争,都是无欲无求之人,那怎么驾驭是吧。
张辽和徐晃在对方身上,都感觉到了同类的气息,武艺高强,统兵一流,于是有了一较高下的心思。
吃得差不多了,徐晃大呼一声痛快,再次谢过袁熙设宴款待。
然后对着徐晃道:“文远兄,看你饭量不小,不知武艺如何。”
毕竟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张辽、徐晃二人,也不能免俗。
原来他看到对方,身材同样魁梧精壮,也同样凶悍义勇的张辽,就有种同类的感觉,所以也不跟他分生。
张辽眯眼笑道:“你何不亲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