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李治你别怂 贼眉鼠眼 > 第一百章 拿来吧你(第1页)

第一百章 拿来吧你(第1页)

来到大唐不到半年,李钦载不想立什么“睿智高人”之类的人设,太累,也太装了。

前世高考只考了四百多分,他这位高人只上了个二本,大学期间更是迟到旷课谈恋爱,四年校园生活,对校外的歌厅酒吧饭馆烂熟于心,反倒是学校的图书馆长啥样他却完全不知道。

期末挂科更是家常便饭,搞得李钦载必须每个学期要在学科老师面前声泪俱下痛哭忏悔,才能换得老师的一时心软纵虎归山,下学期继续糜烂颓废的大学生活。

这位高人前世的做派若被李治知道,怕是当场会高呼刀斧手,将这招摇撞骗的高人乱刀砍死。

来到大唐时日不短,李钦载早就知道,其实古人对数学还是颇有研究的,比如《九章算经》,《海岛算经》,《周髀算经》等等,约等于后世的数学课本。

众所周知的圆周率,当欧洲美洲的土著猢狲们还在漫山遍野采野果,睡山洞时,中国的古代先人们便已算出圆周率的小数点后七位数。

成就不可谓不傲人,对数学的研究也很深入。可惜的是,朝廷对明算科并不重视,每次科考取士,明算科的人才远不如明经科,寥寥数人高中后,也是随便任个闲散之职,任其自生自灭。

这就导致明算科人才日渐凋零,朝堂君臣也从不觉得明算科人才凋零对国家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因为大致看起来毫无影响。

今日李钦载当着李治的面,用数学知识给李治好好上了一课。

明算一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管用的,而且对国家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

盯着沙地上的公式,和那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古怪的符号,李治的眼睛都快凸出来了。

“这些……是你刚刚算出来的?就用这一串古怪的东西算出来的?”李治不敢置信地问道。

李钦载点头:“是,这只是明算科的作用之一,它能用于各个方面。”

“盖房子如何计算房梁高度,砖块大小,地基打多深。”

“军队后勤粮草辎重,运送多少,配民夫马匹几何,甲地至乙地耗费时日长短。”

“一亩田种下麦子,麦种横间与纵间,距离多少,总数多少,预估产量多少。”

“陛下,生活中方方面面需要用到的知识,明算科都能轻松办到,就像臣刚刚所做的那样,画一串古怪的符号,须臾之间便可得出答案。”

李治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此时的他已真正开始洗耳恭听了。

“这串古怪的符号究竟是何意思?”

“臣管它们叫运算符号,以及阿拉伯数字……”

李治皱眉:“阿拉伯是何物?是地名吗?为何不叫‘大唐数字’?”

“呃,叫什么都可以,它其实起源于天竺,多年后被传到了大食才真正流行起来,用来记取数字非常简易方便。”

提起“大食”,李治面色不太好看,忍不住哼了一声。

大食也就是前世所说的中东阿拉伯,与大唐西域接壤。

贞观年间,大。。。

间,大唐鼎定西域,灭高昌国,在西州设安西都护府,统领西域三十六国,从贞观到如今的龙朔年间,安西都护府与西域的西突厥和大食皆有不少摩擦,大唐与大食算是老冤家了。谷

李钦载用长棍在地上示范,道:“如果用我们的汉字记数的话,比如九千八百七十六,陛下请看,千位数便需要写七个字,既慢又不便,而且很容易出错,若是用阿拉伯数字……”

“大唐数字!”李治语气加重地纠正。

“呃,对,大唐数字。”

不敢跟李治争,什么知识产权,什么源地,都是浮云,只要朕觉得它是大唐的,那它就是大唐的,不服耐狙特。

“咳,用大唐数字的话,千位数只要比划四个符号便写出来了。”

说着李钦载在沙地上写下“9876”四个数字。

李治瞪大了眼睛,对比了一下数字和汉字的区别,然后缓缓点头:“不错,它确实好用,这些符号是景初所创吗?”

“陛下,臣刚才说了,它起源于天竺,后来……”

温文尔雅的李治这时却浑身散出帝王气势,重重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淡定地道:“不管了,它就是景初所创,拿过来,大唐用了。以后它就叫大唐数字。”

李钦载咧了咧嘴,这蛮不讲理的嘴脸,像极了爱情滋润中的女人,……是跟武皇后学的吗?

李治又指着那些运算符号,道:“这些古怪的符号……”

李钦载这回学聪明了,语气自信又笃定地道:“都是臣所创,独家版权,违者必究。”

李治满意地笑了,为李钦载的上道而欣慰不已。

“你刚才算的两军追击的时辰……果真是明算科的算法?”

“是,臣管它叫‘数学公式’,天下万物皆可用公式演示出它们的规律,弄懂了这些规律,万物尽在掌握之中。”

李治浑身一震,他是帝王,再怎么温和儒雅,他也是野心勃勃的帝王,对“万物尽在掌握”这几个字特别上头。

李钦载真担心眼前这位高血压患者会激动得爆血管,若在李家的庄子里出了事,李钦载可就被坑死了。

于是李钦载急忙解释道:“臣夸张了,臣刚才指的是计算方法,不是说真能掌握它,天下万物纵然不经过计算,皆已在陛下的掌握中,明算之道不过是让世人更了解万物的规律而已。”

李治的神色渐渐平复下来,显然不再是中二热血中年,拥堵的血管也没那么沸腾了。

“没想到明算科竟有如此妙用……”李治喃喃道。

李钦载道:“陛下,明算一道,于国有大用,大到行军布阵,农耕亩产,小到衣食住行,房屋桥梁等等,皆可事先算出其规律……”

“但臣听说,朝廷每年取明算科进士却不过寥寥数人,如此大用之算学,取士却如此稀少,若这门学问失传,对大唐是一大损失。”

李治定定看着沙地上的公式出神,良久,李治苦笑一声,道:“或许是朝廷不够重视明算科,但景初不妨再想想,世上对算学如此精通者,除了景初,还有何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