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中午,何雨默便迫不及待拿起书来翻看,连饭都顾不上去吃了。
旁人哪里知道何雨默的心理。
心里都在嘀咕:知道是大领导送你的!也不用这么宝贝吧!饭都顾不上吃了?
嘴上却不敢得罪何雨默,反而都想要跟何雨默套近乎,纷纷过去喊他一起去吃饭。
何雨默摆了摆手,让他们自己去吃。
贾东旭则一脸不屑地“切”了一声。
不就是本破书么?
至于么!
瞎显摆什么!
还怕别人不知道么!
他今天本来就因为打扫厕所的事情,生了一肚子闷气。
对何雨默更是恨得牙痒痒,可惜又奈何不了他。
只能自己闷闷的去吃饭了。
何雨默拿起书来,先快地扫了一眼目录。
突然,他在一行字下面停了下来。
手枪的工业制造流程?
我去!
这个好啊!
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玩意!
在建国初期,由于生产力、工业技术极其落后,国内甚至都不能生产自己国家的品牌手枪。
我们现在在各种影视剧、谍战片中看到的,在1951年之前,那些革命同志手中拿着的手枪,基本上都是在战争中缴获的。
而且一般也只是师级以上级别的指挥员才有,他们往往将其视为珍宝,一般情况下,都舍不得拿出来开一枪。
而部队里面的一般战士,则配备的是各式各样的步枪,绝大部分也都是缴获来的。
所以才有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那句“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说法。
收缴来的枪支品牌杂乱,俗称“万国造”。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三八式步枪,就是从核污水排放国手中缴获的,也是那个年代华国军队装备最广泛的步枪之一。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汉阳造。
其实是清朝末期洋务运动时期纺仿制自德国的一把步枪。
虽然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比如说,用久了经常会“滑壳”。
但却被一直沿用了五六十年。
在后面即将开始的抗m援c战争中,仍然会看到它的身影。
并不是大家不想换,实在是技术水平跟不上啊!
而建国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手枪,要在1951年才能制造出来,号称51式手枪,这款手枪,是仿制前苏联的托卡列夫手枪。
由于当时国内的机床和设备精度根本就达不到要求,所以就连机床和设备使用的也是前苏联的。
不仅如此,当时这款51式手枪,是用托卡列夫手枪的实物进行的测绘定型,所以实际上存在很大的误差和缺陷。
可见以当时的条件,制造一把手枪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别看这里虽然有这个制造说明书,但是以何雨默现在的技术,他也没有把握能造出一把手枪来。
不过,倒是可以试一试。
他根据目录上面标注的页码,快翻到对应的章节。
原来也是一把根据实物进行定型测绘的手枪,有效射程仅为5o米远。
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一把手枪啊!
所以何雨默还是觉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