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背景
东汉末年,汉灵帝在位时,由宦官十常侍把持朝政,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兼并农民土地,无官敢管,民不聊生。
正逢天下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加上古代社会人们都有宗教信仰,巨鹿人张角信奉道教,便趁此机会,手持九节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在灾情最为严重的冀州一带救助生病的百姓,并开始传教展教徒。
张角以治病救人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随后张角大量招收学生,培养弟子,吸收教徒,并以此创建了太平道教。
此后,张角派出弟子八人,去往四面八方宣传教义,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人民则早已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张角的太平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
起义爆
公元184年,张角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领称"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并建立由黄巾军统治的的新天下。
张角按《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选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并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按万物兴衰、朝代演变的规律,汉王朝大数已尽,作为土德、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
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
二月初,各方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而一方渠帅马元义通知荆州、扬州的信徒数万人到邺城集中准备起义,自己赶赴洛阳作为内应,勾结宦官封胥、徐奉,准备里应外合在三月五日一道起义。
预定起义日期的前十天,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上书官府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朝廷紧急捕捉马元义,车裂于洛阳;并紧急动员各种力量,逮捕诛杀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逮捕张角及其家人。
事出突然,张角等人现事已败露,立即用各种方法星夜通知各方,立即起义。张角将抓获的贪官杀了祭天,率部众起义,部众皆头裹黄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朝廷镇压
汉灵帝见太平道攻势猛烈,慌忙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镇守京师,又在京师的各个关口设置都尉驻防,同时命令各州郡自行召集义军准备作战。
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上谏请汉灵帝解除党锢,同时拿出皇宫钱财与西园良马赠予军士,提升士气,加上中常侍吕强也进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汉灵帝接受二人建议,解除了党锢,大赦党人,下诏各公卿捐出马匹、良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同时,朝廷派遣官兵镇压各地起义军,由卢植率军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由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此时朱儁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
4月,朱儁军与黄巾将领波才军战失利败退,皇甫嵩与朱儁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与此同时,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以响应张角。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5月,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遣骑都尉曹操率军救援,曹操还没赶到,皇甫嵩便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黄巾军,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军,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数万人,汉军大胜。
6月,南阳太守秦颉率官兵与黄巾张曼成战斗,成功斩杀张曼成,剩余黄巾军改以赵弘为帅,以十多万人占据宛城。
而皇甫嵩与朱儁军继续讨伐汝南、陈国的黄巾,追击黄巾波才军至阳翟,歼灭波才部;接着又在西华大败黄巾渠帅彭脱,残余的黄巾军想要逃往宛城,朱儁麾下孙坚亲冒矢石,率先登上西华城墙,余下众人蚁附般推进,成功讨平豫州一带的黄巾军。
另一方面,卢植数战间大破张角主力,斩杀万余人。张角退守至广宗,卢植追击,命部下挖掘壕沟,制造云梯,正值汉灵帝派左丰视察军情,卢植不愿贿赂左丰,被返回京师的左丰诬告作战不力,灵帝大怒,免除卢植的职务,并命人用囚车押卢植回京,判处无期徒刑。
卢植被押送回京后,朝廷重新布置作战战略。皇甫嵩北上东郡讨伐黄巾,朱儁攻打南阳的黄巾赵弘军,董卓代替卢植继续攻打张角军所在的广宗。
黄巾败亡
朱儁率军与荆州刺史徐璆等人围攻黄巾赵弘军所在的宛城,自6月至8月,仍不能克,朝中有人想要汉灵帝召朱儁回京换帅,幸得司空张温上书劝阻。此后朱儁率军急攻宛城,杀死黄巾军主帅赵弘。
赵弘被杀后,黄巾余众以韩忠为帅,仍然占据宛城。朱儁兵少,于是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面对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黄巾军赶至宛城西南迎敌,而朱儁却自率精兵五千,进攻东北,顺利登城而入,占据外城,韩忠退保内城。
退守内城的黄巾军士气低迷,便向朱儁请降,徐璆等人都认为可行,但朱儁认为如果在此时接受投降,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错误观念,便不接受请降并急攻敌军,然而数战都未能攻克内城。
朱儁登山而望,明白黄巾军因再无退路,所以才能拼死一战,让自己无法攻克。于是朱儁解开对内城的包围,韩忠果然率部分黄巾军突围,朱儁追击数十里斩杀万余黄巾军,俘虏韩忠。
但朱儁部下将韩忠诛杀引起宛城剩余的黄巾军不安,又推举孙夏为帅继续与朱儁作战,朱儁再次急攻,斩杀孙夏及部众万多人,黄巾军解散,此后宛城一带平定。
另一方面,皇甫嵩于8月抵达东郡,大破黄巾渠帅卜己部众,斩杀七千多人。而董卓进攻广宗的张角不利,无功而返,便要求皇甫嵩继续北上替代他作战。
1o月,皇甫嵩抵达广宗后,张角已经病死,接替张角的是弟张梁。皇甫嵩与张梁战无果,便闭营休息,同时派人观察敌军举动,等到黄巾军战意松懈之时,皇甫嵩率军在黎明时突袭敌阵,战至下午,成功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部众三万多人。
11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至此,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之乱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