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三国开局就买幽州官 > 第88章 又一次顿悟(第2页)

第88章 又一次顿悟(第2页)

……

当张毅郁闷的把自己的遭遇说给了太史慈后,太史慈以为张毅在开玩笑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贤弟你说的可是真的,没有开玩笑?"

看到太史慈这个反应,张毅脸色就黑了下来——这兄弟还能不能处了?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不然我给你演示一遍!"

然后张毅就施展了一遍拳法让太史慈品鉴品鉴,太史慈这一次倒时观察的很是仔细观察了起来。

说实话张毅施展起这拳法来真的看起来很是和谐,就算张毅长得人高马大的有些"丑",但他施展起拳法来却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等张毅一套拳法施展完毕,太史慈脸色就凝重了起来,对于张毅这个结拜兄弟他还是真心对待的,不然也不会把他家传的凝罡法给张毅借鉴,甚至修炼!

作为一个内行的顶尖高手,他也是很有眼光的,其实无论哪一个领域到了顶尖追求的就是和谐优美。

所以张毅的这一套拳法看起来没有多少真正的杀伤了,但他不会肤浅的认为就没有用处。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对于张毅的际遇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可真是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痛苦,就不要劝他人行善!",张毅这可是错过了一次宝贵的凝罡机会啊!

"贤弟,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哥哥我还是建议你不要放弃这套拳法的修炼,真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再说你今天也算是有所收获,放平心态不要过于死钻牛角尖!"

听到这话张毅也认真的点了点头,其实张毅在把这件事情说给太史慈后,心里就已经放下了。

话说他从八岁开始武道之路,从来就是靠自己与金手指(哈哈哈哈!),并没有靠着上天的赏赐,所以顿悟对他来说也就是一个美好的意外罢了。

不过从后两次的顿悟,张毅算是现了一个规律,好像他心中放下或者完成心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好像能够引起自己顿悟!

比如说他上一次心中放下了谋划好久的脱离公孙瓒的计策,反而坦坦荡荡的告诉了公孙瓒,结果他马上就顿悟了个"寂寞"。

这一次,他完成了心心念念两年多凝罡法的选择,第二天马上就顿悟了!

那如此推测是不是放下了心中的所有就天下无敌了?

张毅把他这个想法告诉了太史慈,就见太史慈严肃的摇了摇头说到:"贤弟你这样想可就落了下乘,要知道古往今来我们武者都视顿悟为一次顶尖的机缘,要是如你所说我们先辈之中才情高觉之人数不胜数,早就总结出来了,那还能等着我们现。

我敢笃定贤弟要是这么想着去干绝对顿悟不了,甚至就算是顿悟了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顿悟。

顿悟在我看来就是上天的眷顾,玄之又玄,难以捉摸。它并不是我们可以主动触的,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时机和条件下才会降临。

放下心中的重担或完成心中的重要事情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开放和敏感,更容易接受顿悟的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放下一切就能够达到顿悟的境地。

顿悟是一种灵感的闪现,是对于某个问题或者境界的瞬间领悟。它不受我们的控制,而是由宇宙的力量决定。

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和领悟力,以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顿悟的机会。"

张毅没有想到太史慈还能说出一番如此有哲理的话语,不过这也让张毅深思,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化了。顿悟并非是可以主观控制的,而是需要在某种特定的时机和条件下才会生。张毅自己想的可能就是一个触顿悟的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所以张毅还是心中决定不再刻意追求顿悟,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修炼和提升。因为他明白,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脚踏实地获得的实力才是自己的,至于顿悟就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希望罢了!

张毅还是很感激关键时刻太史慈的提点的,这要是太史慈不指点一番,张毅还真有可能走上旁门左道之路,毕竟张毅其实知道他穿越此世以来内心其实还是有一个心结的——那就是来个三妻四妾的享受一番齐人之福!不过由于干这个事情,对于修炼有很大的阻碍,加上他自己条件和钱财什么的都不好,他还真看不上这时代那些平民之女。所以就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

这你看要是张毅死钻牛角尖要是回去动了歪心思,那可就麻烦。所以张毅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那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要妄想一步登天的美事。

话说今天鞑子也好像进攻累了要休息一番,或者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反正一天时间都没有在攻城。

对此张毅也是喜闻乐见,毕竟他受伤刚刚恢复,身体还有些虚需要好好休息,休息,补一补。

不过一天时间张毅一直坚守在城墙之上养精蓄锐,知道天色渐暗鞑子九成不会进攻才有下了城墙回到了他那个破旧的小院了。

不过让张毅没有想到的是,公孙瓒竟然叫人来传令去他的大帐有事情详谈,张毅见此稍稍收拾了一番,就来到了襄平城的县令府衙,当张毅进入宴会厅时,来的人倒是有些少。

此时的公孙瓒已经没有几个月前那种意气风,天下谁敌手的气概,反而变得有些邋遢,气势也有些萎靡,身形也消瘦了许多,看来这一次大败对他的打击也很大。

话说这个时代的审美其实有些怪异,比如这个时代无论高层士族还是底层游侠这些都很喜欢留胡子!

你看看史书上记载人的相貌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会有胡子的形容。比如咱们的二爷,那长长的胡子,还有公孙瓒也有说他的胡子了,再比如孙权被人称为"碧眼紫髯",看看都是说胡子。

那张毅被人认为长得丑是不是有张毅不喜欢留胡子的原因?

你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我记得在那个地方看过,说袁绍不穿他的二儿子袁熙,好像就是袁熙天生胡子少,反过来喜欢他的三儿子袁尚记载中好像胡子很浓密!

咦——是不是有些怪异了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