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大营的大门终于打开,刘禅看着从营中出来的人,立刻就跪下,又将自己手中的玺绶高高的举起。
“刘禅,愿意归降。”
战马在刘禅的面前停下,不过马背上的人却并没有下马,而是仍旧高高的坐在马背之上,这样的姿态似乎是有些倨傲了,可是看看周边的刀兵,众人只能将这些想法放在了心里。
“你很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能明大势而顺民心,此番归降也免去了益州百姓的一场刀兵之祸,益州百姓该谢谢你,这天下的百姓也应该谢谢你,因为你的归降,让中原百姓少了许多杀戮。”
马背上的人语气极为温和,没有那种粗豪雄烈,和自己的相父差不多,刘禅听得这话语,不禁抬头看去。
马背上的人一身的盔甲,看起来极为的消瘦,面庞也如同刀削斧劈一般,可目光确实温和,不似相父那般,眼里总是有着一种严肃。
而自己前几日见过的魏延,也跟在这人的身边。
“不知大人高姓大名。”
刘禅看了一眼之后,又立刻跪倒在地上。
“魏,车骑将军,夏侯信。”
众人听得这个回答,不由得都抬起了头,看向了这个始终骑在马背上的人。
他不是死了么?
怎么还会在这里?
“见过车骑将军,不知将军可否告知,刘禅的相父到底如何了?”
刘禅鼓起了勇气,还是抬起头看向了夏侯信。
“文长,去将他的印绶全部都收拢起来,然后咱们进入成都。”
魏延听完了之后,立刻就下马走到了刘禅的面前,接受了刘禅的降表和印绶。
“孔明没死。”
一听到夏侯信这么说,刘禅又问了一句。
“不知将军可否让我见见相父?”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刘禅的心中是忐忑和惶恐的,生怕自己这个提议会触怒了夏侯信,招来一顿毒打。要知道自己长这么大,可从来都没有挨过打啊。
“自然是可以的。文长,去请孔明出来。”
没多久,诸葛亮就在几名士卒的看押之下,走到了前面。刘禅见到了诸葛亮,再也控制不住,扭动着胖胖的身躯,朝着诸葛亮冲了过去。
边上的士卒见到这个情景,立刻想要阻拦,却被夏侯信示意放开。
“相父!相父你没事就好!”
“是禅而无能,连累了相父。”
此刻的刘禅,立刻就抱着诸葛亮嚎啕大哭。
诸葛亮被刘禅抱住了,心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脑海中则是盘旋着夏侯信之前说的话。
“你若是想要有所动作,我不介意杀了你诸葛家满门,还有杀了刘备满门。”
诸葛亮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家里人,可却不能无视夏侯信要诛杀刘备的子嗣。舍生取义似乎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被人人称颂的道德模范之一,就如同关羽虽然降了曹操,可是依旧心中念着刘备,一得知刘备的消息,就不远千里赶赴。
“臣,愧对陛下,愧对先帝。”
诸葛亮最后只能说出这两句话。
“这些话就不必再说了,我给你三日的时间整理物品,然后就会有人护送你北上洛阳,你的结果,最后还是要由陛下决断。”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夏侯信麾下的近五万人马立刻整编了留守成都的一万多人,又派人去通知张翼投降,还要给曹真送去信笺,让他率领大军前来。
当成都内外,曹魏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蜀中的顽抗分子也会看明白大势已去。
夏侯信更是布了命令,让益州本地的士族举荐人才,大乱之后,必须大治,若想要大治,就必须有人才辅佐。
一听到夏侯信真的要执行“蜀人治蜀”的策略,这些益州本地的士族豪强纷纷响应,在极度的热烈之中,纷纷推举自家的子弟。只有那些原本曾在诸葛亮麾下任职的费祎、董允,还有宗预、张翼等武将,始终闭门不出。
夏侯信并没有过多的理会这些人,直接去除了他们的兵权,连同私兵也一同征调入伍,在大乱之后调整到各地防守。
至于孟获所部,见诸葛亮被擒,原本还想要攻打郫县来救援,结果被郝昭死死的守住,没能建功,只能撤退。
————————
“相父,禅儿先去洛阳了,相父保重。”
没有了皇帝的身份,刘禅再一次跪下,对着诸葛亮磕了头。想起第一次磕头,还是当初永安城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