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孔颖达。”老人随意的行了一礼,说道:“这句话为何如此断句理解?”
“原来是圣人之后!小子有礼了!”李蒙听到他的名号,郑重的行礼问好。
孔颖达好像不是很在意,又问道:“你来说说,这里为何要这样断句理解!”
“孔博士,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前面说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
“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挥,如果人民还掌握不了这些,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这些两句话,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这样的理解,难道有什么不对吗,不然的话,应该怎样断句理解?”
以前无聊的时候搜过这个梗,李蒙记得非常清楚这个解释,只是忘记了其他不合适的释义。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孔颖达解释道。
“非也!从圣人的一贯主张来看,圣人不赞成愚民政策。圣人创办私学,把一生中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出这种话的人怎么会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呢?”
“这……”孔颖达一时语塞。
李蒙又接着举证说明:
“还有,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你对上孝敬父母长辈;对下慈爱,不冷酷且慈和关爱,那你的德行自然就可以作为表率,你的举措也能够得到民心,百姓自然也会效忠你。
“对于德才兼备的人,你举而用之;对德性能力比较差的人,也不放弃,而是教他为善,帮他进步。大家看你这样,自然也相互帮助,相互勉励。
“从季康子与孔夫子的对话,尤其是‘教不能’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来,孔夫子是希望教化民众的,而非直接放弃。
“孔老夫子还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看,这两则论语里,圣人的主张都是教化百姓。所以未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才符合圣人的仁政。”
李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旁边的6德明和另一位老人,都停下动作,抬头静听。
“好!”6德明听完后拍了下桌子,摇头晃脑的说道:“原来如此,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看来这标点符号的使用,还真的是能让一句话出现很多意思!”
“不是出现很多意思,是让读者真正明白,写书人的原本用意。”李蒙再次解释道。
“善,确实如此。想不到小郎君也是如此博学多才!”6德明赞扬道。
李蒙连整部论语都背不下来,知道这一句都是穿越福利,记忆变好的原因。
他谦虚道:“6公谬赞了。我也就恰好会解释这几句话,您再问其他的就不懂了。”
“你倒是挺谦虚的,是个好孩子!”6德明又表扬了一句。
旁边另一位老人也过来,说道:“李蒙是吧,老夫颜相时。”
又是十八学士之中的一位,书法家颜真卿的从曾祖父。
“颜公!”李蒙向他行礼道。
“谈吐不凡,见解独到,长得也是一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