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咱就是个普通老农民,要是枝枝这性子不改改,以后你可护不住。
你要是想她以后能平平安安的,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纵着她!”
赵四婶子听了这话,也没再异议,她知道赵婶子说的对。
所以,她心里暗自决定以后可得规束赵枝枝一些。
赵建坤则把大衣一裹,靠到拖拉机兜上眯着,里面铺了厚厚的稻草倒也不冷。
赵婶子见他睡着了,给他盖了早上带的棉被。
然后,她对其他人解释一句,“这开拖拉机耗精神。”
其他人一想也是,从镇上到县里可不近,所以没人有异议。
冯桂枝关心道:“我早上还带了一个水捂子就是没热水了。不然去里面讨点热水给建坤捂捂。”
这个水捂子还是去年冬天赵宝根怕她冷,给她买的。
一想起儿子跟赵枝枝在一起后,对自己再没和善,冯桂枝不由红了眼眶。
赵婶子知道她这是想起啥事了。
不过不用猜赵婶子都知道跟赵枝枝有关。
这赵枝枝对冯桂枝坏得很,尽在赵宝根不在时使坏,也不知从哪学得这些坏。
但这到底是人家的家事,冯桂枝不说出来,别人也不好干涉。
就在这时,赵宝根他们走了出来。
“妈,枝枝同意道歉了。”他们先把消息告诉赵四婶子。
“真的?!”赵四婶子高兴道:“太好了!”
接着,她朝着赵婶子说:“秀娥,赶紧喊建坤起来,我们去医院。”
“这县医院离得远吗?”赵婶子对赵宝根问道。
赵宝根瞧见赵建坤睡着了,心里清楚赵婶子不想把他喊醒。
于是,他对赵四婶子说道:“妈,医院就在旁边,走两步就到,我们走着去就行。”
“对,走着去,别人看咱可怜,也许就松口了。”赵枝枝的大哥也附和道。
赵四婶子一听自己大儿子也这样说,点头同意。
“你咋没提醒我穿那件旧衣。”赵四婶子对大儿媳孙彩云责怪道。
因为她经常做媒,所以养成习惯,出门就穿得利整,所以今天穿了件半新的袄子。
“妈,穿啥都一样,关键得态度要好。”孙彩云说道。
赵四婶子听后,觉得在理,也不再嘀咕,招呼大家跟着赵宝根一起去。
“妈,你和我还有大哥一起去就行了,人多了反而让人觉得咱是去闹事的。”赵宝根建议道。
赵四婶听了也对,对赵枝枝的大哥催促道:“别磨叽了,赶紧得!”
剩下的人,除了赵枝枝的哥哥们,都松了口气,谁愿意为了别人的事去求人。
这时,王静怡在家可是惬意的很。
今天阳光好,院子里晒得也不太冷,王静怡泡了壶热茶,跟刘师父在院中晒太阳。
“外公,刚才那段说的好。”王静怡喝着热茶评论着广播里的内容。
“是吧,”刘师父乐道:“这说明咱祖孙俩喜好一样。”
“外公,你晚上想吃点啥?”王静怡问道。
“都行。”刘师父接着说道:“静怡啊,你妈去的早,有些事可能没教你,今天外公多个嘴。”
“外公,您这说的什么,”王静怡说道:“我要是哪做的不好,您直说。”
“不是不好,就是太好了”,刘师父说道:“你妈去的早,你带着朵朵过得是啥日子,我想都能想到,所以养成了啥事都为人考虑的性子。”
“外公,我没您说得这么好,该为自己考虑时,我也自私。”
王静怡不知怎么让刘师父产生了这种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