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东晋来历 > 第76章 登基大典(第5页)

第76章 登基大典(第5页)

杨定为仇池公,大司空,使持节、镇汉中,梁州刺史。

朱序为荥阳公、加授特进、中军将军、使持节、镇虎牢,司州刺史。

柏华为晋阳公、加授特进、镇北将军、使持节、镇晋阳,并州刺史。

顾恺之为南郡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安东将军、镇江陵,荆州刺史。

朱绰为辽东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征北将军,镇蓟县,幽州刺史。

翟辽为平阳公,加授光禄大夫、假节钺、镇军将军,镇淮阴,徐州刺史。

冯该为寿阳侯,镇南将军,镇寿阳,兖州刺史。

辛恭靖为安定侯,龙骧将军、镇临泾,筑起长安以北防务。

武壬为淮南侯,征虏将军、都督全国水师。

远道未赶来的毛璩(毛穆之的儿子,毛安之的侄子)为抚军将军、益州刺史。

马祥为前将军、雍州刺史。

秦福为左将军、交州刺史。

诸葛长民为安南将军,豫州刺史,镇历阳。

刘裕为辅国将军、扬州刺史。

刘毅为冠军将军、江州刺史。

何无忌为后将军、广州刺史。

孟昶为右将军、宁州刺史。

裴堪总领中书监,主持朝政日常工作。

崔达为尚书令(总顾问)。

阳启为侍中(皇帝、太子顾问)。

皇甫奋为御史中丞(监察百官)。

花弧为光禄勋(总管皇帝出行和执更的宿卫。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五官中郎将等等郎官归光禄勋管)。

窦冲为中领军(统帅亲兵卫士以及禁军,相当于谯郡卫戍司令)。

桓为中护军(相当于总参谋长,协调诸部)。

陶潜为秘书监(掌管文书,相当于秘书长)。

檀韶为尚书仆射。

……”

最后是给三十年来为兖州和统一全国牺牲的死难烈士追赠谥号封赏家属,有自己丁忧守孝时攻打寿春袁瑾惨死敌手的梁山伯、邓遐;

有宁康元年死于谯郡城外的封厉;

有太元元年死在姑臧的乔记商铺乔茂;

有死于陈观之手的中常侍田孜;

有死在建康的忠义周全;

有死在漠北的穆崇;

还有死在大沼泽的江卣、毛安之、江绩等老将;

还有死于内战中的国子学同学王恭、王忱、殷仲堪、郗恢、庾楷……

封赏完毕,宣布大赦天下,并大宴文武官员。

——————题外话

为避免读者朋友在庙号方面产生争论,我做了一些功课,当然不全对,欢迎大家评论。

庙号制度始于商朝,商人重祭祀,会对死去的帝王建家庙祭祀,并给该帝王追尊庙号。

庙号最初只有四种:太、高、世、中。

“太”为创基立业;“高”为功高盖世;“世”为世代祭祀;“中”为中兴基业。

晋朝这情况反过来了,司马懿庙号为“高祖”,司马昭庙号为“太祖”。

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庙号为“高祖”,石虎庙号为“太祖”;前秦苻洪庙号为“太祖”,苻健庙号为“高祖”。

南北朝时,刘裕庙号为“高祖”,刘义隆庙号为“太祖”;南梁萧衍庙号为“太祖”,其父亲萧顺之庙号为“高祖”;南陈陈霸先庙号为“太祖”,其父亲陈文赞庙号为“高祖”。北齐高欢的庙号最初是“太祖”,后来又改为“高祖”。

“高祖”和“太祖”没什么严格区分,那些“始受封为太祖,始受命为高祖”的解释根本说不通。

喜欢东晋,我来了!请大家收藏:()东晋,我来了!燃文书库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