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真要亲自去吗?”
郭嘉越来越认为是在套路自己。
“又来了是不是,我为什么不去?就连大公子也会去下乡。”牵招说到这里,对天拱手一礼敬畏道。
“大……大公子也下乡的吗!”郭嘉再次目瞪口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应该不是牵招在套路。
牵招一脸鄙视,“尤其是你这样有知识的年轻人,更要下乡体察百姓疾苦。才会知道为何当官,为何学习。而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熊兵,也知道为何而战。”
他说到这里,心里充满的敬佩,“大公子是一位明主,最初听他抵抗匈奴,还以为只是和袁公争执,意气用事。”
当时牵招原本打算去投袁绍的,现在想想,幸亏是来到了这里。
他兴奋起来,“大公子一走就是将近一年时间,但咱们天策军在上谷郡的展是一点没有耽误。不过重编重组是难免的,我听到风声,这次军演谁打的好就会被提拔,乃至于破格提拔。”
“不看出身,不看背景,只看能力,这是我们的机会。你是我营里的谋士,听说考核是第一?也不知你实战如何,不过,每个月的下乡也很重要,大公子说了,这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郭嘉骇然,顿感自己的志向虽远常人,但与那人相比就太渺小了。
他在这里一段时间,见到吏治清明,百姓日子过得好,以为已经是明主的极限。没想到,还是太肤浅了。
竟然又要调高对那人的评级,在往上调,郭嘉这样的顶尖军师都没有预设好这种等级。
交谈的过程中,郭嘉的忠诚度不断提升,终于到了八十这个重要的标准线。
第二天。
牵招带着郭嘉等人,就到了张家河子村。村里姓张的最多,村外有一条河。
远远就看到村口站满了人。
老村长带队迎接,“听说是将军要来,乡亲们早就迫不得已,这次说什么都要多住几天。”
牵招笑着回应,“老村长,那几个光棍还闹事吗,还踢人家张寡妇家的门不?”
“哈,他们还闹什么事,整天在家里跟媳妇闹事吧。”
“哈哈哈。”众人都笑了。
牵招也乐了,“是吗,终于找到媳妇了?”
老村长向南边拜了拜,“那都要感谢大公子,咱们这土豆运出去,那都是抢手货。现在外地的女人,拼了命也要嫁来咱们上谷郡。别说那几个年轻光棍了,昨天老张头都有说媒的来找。他都快六十了,还要续弦,搞的他儿子当时就把媒婆给打出去了。”
“哈哈哈!”
百姓又笑了。
牵招他们也是哈哈大笑。
郭嘉听到这里,终于笑了。心想这就太厉害了,大公子太厉害了,治下六十岁老头都有人主动上门说媒。关键还是个农民,不是大户,不说后无来者,绝对前无古人。
可见民间的富庶,这样下去的话,就算不扩张,一郡之地也能顶一州。潜力这一块,年轻的大公子天下第一。
牵招笑容一收,正色道:“现在正是秋收扫尾的时候,大家不要耽误时间了,老村长,咱们干活吧。”
“多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