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春娣开始数铜钱。春娣一枚枚数,招娣一枚枚复核,其余的人或远或近的看着。
先数了二十文,付了车钱,招娣爷爷笑着推辞,说太多了,只肯收十文,江月赶忙说下次还用,老爷子才笑呵呵的收了。
又数给招娣的娘二十文,雨生二十文,招娣二十文作为一天的辛苦钱。
除去本钱,买原料,糖,竹筒,葫芦,柴,还有其他的一些,最后剩余了二千三百六十文。
江月一分为二,一半儿给了春娣,一半自己取了。
春娣一家瞪大眼睛,春娣反复问,“真给我一半?十六姐姐,你真给我一半?”
“是啊,另一半归你,当时说好的呀,咱们两个一起,我出了方子,你跑腿,你可是出了大力气,没咱俩谁,都挣不着钱。
这个方子就留到你这里,只要天热人多,就可以卖一些,过了八月,这两个方子就不能用了,这两个汤饮也不能过夜,所以要少烧一些,趁着下午之前卖掉。
你和大娘要是没什么好营生,不妨跟路口的早餐铺子商量商量,也掏些钱,你们中午到晚饭,可以卖一段时间,等天冷了,我们再想想别的吃食。
如果要钱不够,这些钱你可以都拿去,有钱了再给我。只是这个方子可能卖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别家也在卖。不过少挣一点,应该还是可以的。”
“十六,你真的把这方子给我妹妹了?那怎么行,方子也可以卖钱的呀。”招娣激动地抓住江月,实实在在能挣钱的方子竟然就给了。
江月心里有些感动,这些普通人虽然生活困苦,可都不是见利忘义的人,“是啊,我留着也没什么用,又不能常常出来,这个要挣着钱也是要瞅机会的,以后可挣不了这么多。我交给你们,还能有点用处。放心留下吧,以后我还要麻烦春娣和你呢。”
春娣点点头,把一半铜钱取了一些,给了妹妹来娣和弟弟银锁,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都给了娘,“娘,我们就像十六姐姐说的,也自己琢磨个营生,只要我们肯出力,以后肯定会好的。”
春娣把另一个沉甸甸的袋子交给江月,“十六姐姐,这是七巧节,卖花样子的钱,我按你说的用了一些,现在这些本钱,幸好都回来了。红莲绣坊的何嬷嬷说想见见你,她可喜欢你的花样了,你也难得出来,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吧。”
招娣的娘点了春娣一下,拦住正要走三人,“这个傻丫头,也不招呼十六吃了饭再去,今天忙的都过了饭点,先吃点。”
“大娘,我还真没什么时间,晚饭前要回去的。刚才雨生哥给我们买了肉包呢。我们先去,下次我有机会出来,再吃您老做的饭。”
招娣和春娣陪着江月到了红莲绣坊,还真是周围比较大的绣坊。屋子里很好的做了区分,一目了然,从日常到精品都选出了几款呈列出来。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走了过来,一边上下打量江月,一边笑着拉起江月走到椅子前,用手帕扫了扫,“快请坐,总是听春娣说起十六姐姐,可真没想到,会是这么小,姑娘多大开始学刺绣的呢?手那般的巧。”
“我从小就跟着娘学习,外祖父很擅长画花鸟,外祖母的绣工很好,刺绣的功夫说实在话,还很一般,就是从小替娘亲描外祖父的画做花样子,所以还算能入眼。也描过整套的花样子,比如做寿的,结亲的、生孩子的,四季节令的。你这里摆着的成套花样,我都看过了,不如这样吧,何嬷嬷,你们现在需要什么,我画一套,但我的价格要比你这里成套的价格高两成,你先看看,就这一套你们常绣的花开富贵,既可绣嫁衣,又可做寿。”
江月提起笔画牡丹,牡丹团花,牡丹缠枝、牡丹蝴蝶,大大小小牡丹不落地的裙幅花样,绣鞋上的牡丹,从里衣,到披风,从领口到裙角,到配着的腰带,画了一整套中最难画的部分。
何嬷嬷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好好好,这一套,我给你提五成的价格。你回去画几套,要是都是这个水准,我都按照这个价钱收。”
“好,那就谢谢何嬷嬷,以后我会让春娣送来,我不太方便出门的。”从红莲秀坊出来,江月心情说不出轻松,一套花样子是二两银子,何妈妈给了三两。虽然少,但总是有希望了,自己要好好练习绣工,那些值二十两的绣品,好好练习练习,应该也能做到。
沈晗听着暗卫的报告,知道了夏婵一天的活动,桌子上正放着一卷《地藏经》,还有那一套牡丹花样。
司先生翻着《地藏经》,“这字写的非常好啊,端正大气,只是笔力稍弱,间架结构和笔锋应该很成熟了。这样的字定然是从小就练的,我记得夏义德的字体并不是如此啊。还有这牡丹花,去繁就简,活泼灵动,做花样子有点可惜,若是好好的画在画纸上,也是一幅佳作了。”
沈晗仔细回忆着,他的印象里,夏婵一开始字写的很秀气,并不是这样,后来说自己的字不好看,开始学习自己的字,以至于后来,模仿的非常像,足以乱真,自己也要分辨很久。
曾经也要过司先生的字,说是古朴浑厚,可以改掉自己的字不够大气的毛病,也练习过一段时间,这些都为后来的伪证埋下了祸根。
为什么这一世夏婵跟上一世的不同了呢,一笔字已经写得很好,也不愿意隐瞒了,还会画画,绣花,做饭,吹笛。
今天的小生意也做的很出彩,这根本不像是夏婵会做的事,明明上一世的夏婵只爱做两件事,练字和弹琴,是自己太不了解她吗?沈晗自我怀疑着,是自己太忙碌,回到家里,也是处理公事或者看书,自己见到的夏婵不是在一旁练字,就是在弹琴,相处的时间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