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穿越官家嫡女好看吗 > 152苦肉计(第2页)

152苦肉计(第2页)

“我再没见过比她更和气的人了,说话温温柔柔的,连跟下仆都不高声,虽说是头一回来边城,却对各家的老人如数家珍的,她还说在宫里呆着寂寞,要挑几个年龄相仿性情活泼的姑娘陪着她,我原以为选谁都选不上我,没想到她第一个挑的就是我。”万春笑道,“我来就是跟你说这事的,我嫂子让我跟你多学规矩,免得在别宫里惹出笑话来。”

吴怡愣了愣,吴柔选边城将门的姑娘进别宫陪她?她又在打什么主意?四王爷对外一向是标榜严于律己,品行端正,若是打算选将门的姑娘为妾室,也不会在这个紧关结要的关口这般大张旗鼓,吴怡现在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吴柔的思路了。

“你什么时候进别宫?”

“三天后。”

“这个时候学什么都来不及了,只记住几宗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看住自己的东西,看住自己的吃食,遇事多长心眼,多跟相熟的姑娘在一起,轻易不一个人到不熟的地方,至于礼仪规矩,侧妃娘娘自会派人教导,再说规规矩矩的姑娘,京里多得是,也许侧妃娘娘跟我一样,就喜欢你这个天真不拘束的样子。”

万春虽直率却不是个傻子,见吴怡说得这般慎重其事,也觉得进别宫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了,“嫂子,听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这么害怕啊,不然我不去了……”

“你哥哥在兵部那里已经标名挂号了,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四王爷更是管不到你哥哥,可让你进宫陪侧王妃是给你们家脸面,若是给脸打脸,那就是大大的不妙了。”吴怡摇了摇头,说完她又笑了,“我之前跟你说的事是为了以防万一,总不能怕遇上熊瞎子就不出去打猎了。”

“遇上熊瞎子我也不怕。”万春笑道。

吴怡心里却为这个姑娘担心,万春这样单纯的边城少女怎么知道这人比熊瞎子要可怕千万倍。

当天晚上吴怡把吴承祖安置在了西屋,沈思齐陪着吴承祖聊天,她一个人回到了东屋,拿着之前做了一半的棉衣却没心思下针,她以为远在边城,能远离京城的那些纷争,却没有想到纷争一直在找着她,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她倒是真想念自己刚穿过来时那段后宅时光。

到了半夜沈思齐才回来,也是一脸的愁容,“这京里的情势,比咱们走的时候还要差,曹淳进了大理寺整天像是疯狗一样得谁咬谁,偏偏还都是掌握了实证的,几位王爷的党羽被他剪除了不少,却也让几位王爷越来越抱团了,大王爷本来失了圣宠,谁想到王妃新生了一对龙凤胎,钦天监说是吉兆,贵妃娘娘想法子让圣上看了那对孩子,圣上虽不喜大皇子,对郡主跟皇孙却是真心喜欢的,已经几次召进宫了,一个月前万寿节,二皇子拿血刺字写了孝经,说是折自己十年寿求圣上长寿,圣上对二皇子也是大加赞赏,多次赞他仁孝……”

总之虽有太子,表面上父慈子孝,他们皇室中人一团和气,暗地里明刀暗箭,纷争不断,倒霉的还是那些大臣们,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一桩桩争斗里成了炮灰,听说诏狱都快要暴满了。

“贵妃……”吴怡低头想着贵妃的事,贵妃娘娘生了两名皇子,从一开始到现在,听说的都是贵妃娘娘如何扶持大皇子,四皇子呢?没准贵妃娘娘从来没有想过让四皇子为帝吧……

吴柔收集边城美女,到底是为谁?

“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胡思乱想而已。”吴怡摇了摇头,暗叹自己前世电视剧看多了。

不管京里的人,京外的人在想什么,总之太子还是出了京,听说很太平的到了庆林城外,四王爷带着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沈思齐照例去典狱官那里报道。

吴家九姑娘要成为太子妃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边城,听吴雅说铁勇男的地位又提高了一层,连丫蛋百天都过去一个多月了,还有人送厚礼到铁府,哭着喊着要订娃娃亲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吴承祖这个未来太子大舅哥在边城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吴承祖在吴怡家这个小宅院呆不下去了,只得避居到了将军府,又赶在太子到庆林城之前,悄悄出了城,这才算是躲过了那些麻烦。

待太子到了庆林城,所有人才知道在出行名单里漏了一个人——现任兵部尚书肖远航。

永宁园是皇家别苑,四王爷本来也只是寻了名叫晚晴阁的地方住着,如今太子来了,四王爷要尊奉太子入住主建筑太平楼,太子坚辞不授,入住了略小一点的北定阁。

这些都是吴怡听沈思齐回来说的,待遇提高的不止是铁勇男,还有沈思齐这个太子未来的亲姐夫,典狱官只是很客气的让他点了个卯就放他回来了,回到家里屁股还没等坐热,就被太子的随身大太监召进了别宫。

“太子说从京里带来的通译受不了北方的苦寒,半路上就病倒了一个,到了地方另一个也起不来了,都是高热,肖尚书怕他们过了病气给太子,病好了也不许他们再近身伺侯了,听说我通满洲话,让我随行伺侯。”沈思齐说道。

所谓通译肯定还有别人,远的不说四王爷就带了四、五个通译,更不用说这边城有四分之一的人满洲话说得跟官话一样的溜,问题是近身伺候太子,可靠性远远高于实用性,沈思齐来看是被划到□□心腹圈子里了。

“太子既然信得过你,你只管忠心办事就是。”吴怡摸了摸沈思齐的脸颊,“我替你整理换洗的衣裳。”

“不带太多,肖大人说隔三、五日就放我回家照看家里。”

“什么肖大人,那是舅舅。”吴怡知道,因为芦花案他们甥舅之间总有一个结,可太子能想到沈思齐,必定是因为有人引荐,肖远航至少没有反对沈思齐有机会接近太子,“你是做小辈的,伏低作小也不丢人。”

“他还要娶你姐姐呢,岂不更丢人?”沈思齐微微嘟起了嘴,也许是因为心理年龄还是什么的,吴怡总觉得他想自己的弟弟,沈思齐也乐于在她面前耍小孩子脾气。

“不是没娶成吗?”

“我听你大哥说,我舅舅特意跟他解释,他不是因为忘了伦常也不是因为想要高攀吴家,只是见过大姐一面,情不自禁……”沈思齐说着都说不下去了。

“许是真的呢。”吴怡说道,这古代男人要是痴傻爱恋起来,萧驸马那样的都是好的,殉情的也不是没有,他们一样是很缺爱的一群人,爱的也比现代人更真挚单纯,现代人失了恋大醉一场大哭一场就能重新出,古人孤独一世的也不是没有。

“真的假的,我都不想说了。”沈思齐说道,他搂了搂吴怡,“只是这次又要让你悬心了,若是在家里呆着无聊,就搬到四姐那里住吧。”

“我在家等你。”吴怡也搂了搂他,也许是因为这一次共历劫波风雨同舟,这个人不再止是那个跟自己搭伙过日子的人,而是慢慢的真成了她的丈夫。

沈思齐走了,虽说真的是隔三、五日就能回家一趟,跟吴怡说说和谈的情形跟太子相处的小事,但毕竟是有公务在身,都是匆匆而归,匆匆而去。

吴怡倒是知道了和谈很顺利,太子很勤奋诚恳,也许他是郭靖型的另类天才,读一篇文章要读很久,可是背下来就是背下来了,记得牢牢的,轻易不会忘,更不用说对沈思齐越来越信任,不光是公事,私事上也爱问沈思齐,沈思齐这个从小接受忠君教育的古代男人,受到这样的信任,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太子深恩,吴怡深信太子若是建文帝,沈思齐喊出诛我十族又如何都不是奇事,中国古代知识份子,就是这么的轴。

十月二十九这天,听说两国已经草签了国书,各自快马报到各自的京城,就等后金王和洪宣帝用御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