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蓦然回首还是你什么意思 > 第96章 心太软(第2页)

第96章 心太软(第2页)

他来到南海酒店顶楼的餐厅,准备认认真真吃饭。

刚坐下,菜单还没拿起来呢。耳边传来一句软软的、甜甜的粤语:“先生,可不可以帮我们两个拍个照片?”

扭头一看,是两个女孩儿。

和她说话的,是个瓜子脸、丹凤眼、嘴唇厚厚翘翘,梳着一头俏丽短的女孩儿,和皓月年纪差不多。

她们想请苏向南给两人拍合影。

苏向南欣然接过相机。这是一台新款的、昂贵的哈苏hasse1b1ad相机。

苏向南忍不住赞了一句:“相机真不错!”

女孩儿笑了:“谢谢!您好像很专业噢!”

苏向南谦虚地笑笑:“专业谈不上,略懂一点。”

苏向南集团,有自己的摄影棚和摄影师,也经常聘请外面的模特和摄影团队。自己虽然不玩摄影,但对好相机略知一、二。

第二天早上,在早餐厅,苏向南又遇见了这两个女孩儿。双方含笑点了点头。

第三天吃早餐时,另一个女孩儿不见了,只有这个瓜子脸的女孩儿,坐在窗边的位置上。女孩儿看到他,灿烂地一笑,站起身挥手,示意他过去一起坐。。。。。。

**********

深圳,某民宅内的书房。

方浩洋正盯着电脑中的股票界面,一个劲儿呵呵傻笑,眼见,他要在股市上赚大钱了!

1996年,是中国股市神奇的一年。

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本是孪生兄弟。市场地位是平等的。然而事实是,上海市场的风头,似乎总是高于深圳市场。一直有“沪强深弱”之说。这直接影响了资本的流出流入、以及成交量。

当时的老股民们,这样形容两市的关系:上海打伞,深圳下雨。只要沪市一跌,深市就会趴下;上海涨三步,深圳才跟上一步。

在这种情形下,深圳相关部门,有了“和上海竞争”的念头!

先,政府在政策和资金调动上,给出巨大的支持。

其次,1995年底1996年初,深交所开始主动出击,在全国各中心城市,设立了“客户服务部”,大打服务牌,拉拢客户资金。

交易所老总们,亲自带队,走访各地政府和筹备上市的企业,争取让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一段时间过后,投资者逐渐现:炒上海股票不如炒深圳股票赚钱!!!

以深展为例,1996年1月下旬股价不过5。9元,到了4月末已飙涨至15。9元,涨幅高达169%,而同期上海石化的涨幅不过3o%。

市场人士纷纷惊呼,风头变了!现在是“深强沪弱”!投资者纷纷抛出上海股票,转身奔向深圳市场。

这下,上海政府坐不住了!

1996年6月5日,是沪股值得铭记的日子。几股实力强劲且肩负“特殊任务”的护盘资金,趁着开盘,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大举进场了。

一直表现温吞的沪市大盘股们顿时像吃了“兴奋剂”,放量飙升,上海市场的“井喷”并没有昙花一现,“神秘之师”又乘胜追击,动了一波以“追赶深圳涨幅”为口号的级行情。

面对“上海军团”气势汹汹的追赶,以“深展”为“精神领袖”的深圳股市,反而跑得更快了。

被越的感觉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被小老弟越!深圳市场的活跃,引起上海有关方面的重视。于是,上海继续力!

1996年下半年,领导层做出铿锵有力的指示,“申银万国、海通证券要把上海股市大盘稳稳撑住,短期运作要坚决,中长期要冷静……要从舆论上为上海证券市场造势,从气势上压倒深圳!”

就这样,在各自政府意志的驱使下,沪深两市你追我赶,量价齐升,共同演绎了一段前后长达近一年半时间的牛市行情。。。。。。

1996年无疑是大牛市,上证指数全年涨幅达65。14%,深成指涨幅更是高达225%。

“沪深掰手腕,股民乐开怀”的说法在市场广为流传。

这场股市鏖战,初衷是好的,但没按市场规则出牌,破坏了规矩。最终导致中央干预!

由于沪深两地动用大量资源哄抬股市,导致股票市场泡沫巨大。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表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管理层宣布恢复涨跌停板,沪深大盘应声跌停。

1997年6月,新华社布消息,宣布经查实,1996年约8o亿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拆借给部分证券公司炒作股票,相关机构负责人遭免职处分。涉及的金融机构包括深展、工行上海分行、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广证券和君安证券。。。。。。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