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沪市教育会联合会再次回信的时候,叶鹤栖现复大那边始终没有动静。
要么就是那封信没有被看到,要么就是那封信被看到了,但对方并没有将她的诉求放在心上。
叶鹤栖又重写了一封信,在信里询问:学校不招收女生,是在顾忌什么事情吗?如果有所顾忌,校方完全可以提出来。
刚将这封信寄出,沪市教育会联合会的回信就到了。
联合会这次没有给出特别明确的回复,而是打起了太极,只道他们会尽量与复大沟通。
而复大那边依旧没有回信。
这些都在叶鹤栖意料之中。
于是她开始进行第二步操作——登报寻求舆论的帮助。
叶鹤栖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整理成了一篇文章,以《长城里的人民》的作者马甲,投稿到了一众报纸上。
在文章中,叶鹤栖问:既然大学男女同校注定成为现实,为何一些老先生还要抱着旧的那一套观念,阻碍社会的进步呢?
“如果是因为我自身才学不达标,而大学不予录取,那我自无二话。”
“这本是一场单纯考验学识,比拼成绩的赛场,我们却连站在起跑点,与其他人比试的资格都没有。”
在文章最后,叶鹤栖还暗搓搓表示,自己打算创作《长城里的人民》第二部,主要讲述一百年后的教育进程。
叶鹤栖的这个马甲,在报界可不算是什么无名之辈,所以她一登报,还表示自己要续写第二部,这顿时引起了无数书粉的奔走相告。
除了为第二部的消息而激动外,书粉们也顺带关注起了学校招生的消息。
《妇女时报》、《女性世界》等沪市女性刊物,瞬间嗅到了风声,针对该现象展开讨论。
《妇女时报》直接将下一期报纸议题定为了:斗争仍未结束。
原本《壬戌学制》的热度都消退得差不多了,因着这番动静,又再次掀起了一阵接着一阵的讨论。
第273章从现代穿回民国28
试想,有一件事情,无数人为之努力奔走,花费了数年光阴,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这该是何等让人欢喜的场面啊。
但现在,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那些虚假的成果戳破了:你们的努力还没有尽全功,你们高兴得太早了。
之前有多欢喜,现在就有多恼火。
而这股火气,都对准了复大。
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复大再也不能装聋作哑。
有管理层出来打太极,表示开女禁一事会尽快提上议程。
但叶鹤栖已经听够了这些推脱之词,她换了个马甲,在报纸上与对方隔空对话,询问对方要多久才能议完,如果议得太久,她会怀疑贵校的行政度。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