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表面镇定,其实内心狂喜,自己拿出大部分家产投资刘恢博一个前程,没想到,名利双收,这一点是出乎糜竺预料之外的。
作为刘恢也是收获满满,过3o万贯的钱粮,基本可以确保至少移民2o万人费用所需,还有一点,那就是其他商人知道糜竺的情况后,这些人势必会动心,这样一来,大量钱财和商品会流入辽东,辽东的商品也会进入中原及其周边各国,这对辽东接下来展异常重要。
有句俗话说得好“想要马儿跑,那就必须给马儿吃草”,只有这样才会有动力,同时,不能做杀鸡取暖的事情,否则,公信力会大降。
很多人骂商人不义,刘恢看来,这点不完全正确,人本恶这是事实,社会之所以展也是因为人的贪欲,战争、饥饿、贫穷、等级等,这些也是人的贪欲造成的。
控制人的贪欲最好办法是律法和透明公开的社会制度。
既然人贪婪,那就建立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让大家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朝中从上到下骂商人,然而世家豪族谁不经商?所谓与民争利,这个民恐怕更多是世家豪族,而不是真正的平民百姓。
刘恢昏迷期间,他清楚记得,未来社会农民没有税收,种地还有补贴,之所以如此,不就是工商业的高度达吗?
常常刘恢自己也在想一个问题,彻底把一个制度打倒,就不会有问题吗?把一个阶级推翻,社会就会公平吗?把周边异族杀光,大汉就会太平吗?
他自己也不能给自己肯定回答,因为他知道,肯定不会。
自己出生皇室,虽然头顶废物皇子,但是生来就比天下绝大多数拥有更大的权势,更加高贵,就拿自己现在来说,如果没有辽东王这个头衔,有几人愿意跟随一个少年到辽东?
想到种种,刘恢只想给大汉百姓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
之所以自己寻求改变,主要是见过光明,当你真正见过光明以后,谁还愿意生活在黑暗的环境,自然而然也会向往光明。
在大汉朝廷栋梁眼中,那些地位低下的工匠和商人,在刘恢眼中全是宝贝。
他要趁大汉接下来的乱世,网罗天下工匠和商人,为将来一统铸造一把锋利的剑,这把剑包括辽东各个行业的所有人。
刘恢知道接下来走势,但是身边的人却不知道。
他不能说,社会环境也不允许他说,只能依靠自己记忆提前做点力所能及的准备。
糜竺看了看在沉思的刘恢,好几次想开口,最后还是欲言又止。
过了一小会儿,刘恢说道:“子仲,商业的展对我们极为重要,接下来你的担子很重。
接下来,你可以把之前你熟悉的商人介绍到辽东,我能确保给他们一个公开公平的经商环境。”
这点糜竺非常相信,因为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在眼前。
“殿下,神仙醉我已经拿到,就凭这酒,一年至少卖出1oo万贯。
各地世家豪族富得流油,他们很多人经过无数辈的积累,财富多到自己也不清楚。”
糜竺的话,他一点都不会怀疑,刘恢非常清楚,大汉基本每年都在铸造五铢钱,可是百姓越来越贫穷,这些钱在哪儿去了?全都流入世家豪族、皇室宗亲、外戚、宦官、权贵手里,他们都是把这些钱埋入地下,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刘恢知道一点,如果这些钱流入市面,肯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就拿曹操父亲曹嵩来说,曹嵩养父曹腾是东汉后期最有名的太监之一,在宫中用事达3o余年,侍奉过4位皇帝,因拥立刘志有功,封费亭侯,俸禄仅次于三公,曹嵩继承家产后,后来为了弄个三公的官位,花了1万万钱买三公之一的太尉。
1万万钱就是一亿钱,那时没有亿这个单位,也就是1o万贯,买粮食可以购买25o万石左右。
这只是曹家钱财的一小部分,一个曹家就如此富有,更不要说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杨家。
等于朝廷不但铸造钱,这些钱都是以皇帝名义打赏手下了,这些人把钱全部埋起来了。
这就造成历史上东汉末年,粮食达到数千钱一石。
原因非常简单,粮食数量有限,但是钱财多了(加之董卓进京后大量铸造五铢钱,含铜量下降,五铢钱含铜是7o%,其余是铅,而董卓把五铢钱含铜降到6o%,这就造成五铢钱极贬值。),粮食需求增加了,钱多了,自然造成粮食疯狂上涨。(古代打仗粮食消耗很大,平时一天两餐,大部分还是郗的,打仗时要吃饱才行)。
这些事情刘恢没法说,但是自己却很清楚。
“殿下放心,辽东如此好的政策,我相信他们大部分人都愿意过来。”
刘恢微笑着点了点头,这点他从不怀疑,人都是趋利的,商人更是如此。
“你们卖出的钱,8成用于购买粮食,有多少买多少。”
“殿下,这样一来,运输会是一个大麻烦。
拿肥皂和神仙醉来说,一年销售恐怕不会低于2oo万贯,8成就是16o万贯。
以粮食5o钱一石来计算《考虑路途粮食损耗》,那可以购买32oo万石粮食,这得多少船来运输?”
刘恢满意的点点头,走到书桌,拿出一张地图,说道:“子仲,你看,这里是东莱郡,这里是辽东沓氏县,两地通过海上运输极快。
第一步,明年我们会在沓氏县建立一个大的港口,以便更大型船只进出。
第二步,东莱郡东边海域离6地大约15里左右有一座无人岛,这座岛屿最长约14里左右,最宽约8里左右。
你也知道,我们辽东现在有红砖和水泥,明年在这个岛准备建设大型粮仓,从中原过来的粮食全部运往此处囤积,从南方扬州、荆州、益州、交州换购的粮食运往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