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武则天卡面 > 第 10 章(第2页)

第 10 章(第2页)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

“胡闹!将盛唐之功归于武氏,却又不提武氏之恶,未免过于偏颇!”

。。。。。。

当然了,将武皇和叶皇放在一起说,那就不可避免的会提到两人之间被提得最多的一项对比,也是武皇遭受到攻击最多的一方面。

那就是军事与疆域。

必须客观的讲,如果比较疆域的扩大,那武皇当政期间的军事成就的确是比不上叶皇。

但,她是不是像现在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军事上简直毫无建树,甚至严重到成了所谓的大唐的罪人呢?

当然不是!

在武皇当政时期,尤其是她两个儿子在位的那几年,的确是经历了几次战败,失去了对边疆的控制。

但看整体的话,那几十年的对外战争其实还是赢多败少。

路小柒放出了疆域对比图。

对比唐高宗李治巅峰时期的疆域以及她登基之后的疆域图,在边疆地区的确是失去了不少的疆域。

又列出了李治死后,大唐对外的一些战争,其实也是胜多败少。

战败和失地那几次主要集中在她的两个儿子当政时期。

在她登基之后,发生过二十一次战争,输了三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仅仅是因为上层正在忙着阴谋夺权篡位,无暇顾及军事并且清洗军中将领,以至于伤到了唐军的士气吗?

只能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在她儿子当傀儡皇帝以及武皇登基前的那段时间,政治上的不稳定必然也影响到了军事。武皇不是什么手段仁慈的人,她对于政敌的清洗也蔓延到了军中,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无将可用。

唐军似乎正在变弱,周边的那些藩属国们自然就开始蠢蠢欲动。

但是!

并不能片面的将责任全部推到她的头上!

从高宗晚期到武周时期的军事问题,牵涉的不单单是她个人的军事素养和战略眼光,而是要放在当时的整个政治和形势的大背景里去看。

在李治刚登基的那些年,挟带着从贞观继承而来的强兵壮马以及一大挂优秀的将领,唐军所向披靡,威震整个东亚以及中亚地区。

公元657年,大唐灭西突厥;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

唐军一战灭一国!

在李治在位期间,大唐向外开疆拓土整整349万平方公里!整个唐朝的版图面积达到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

一张疆域面积达到极盛的地图出现在了天幕上。

巅峰时期的唐朝,大唐的国土东到朝鲜半岛,西可至现在的中亚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南可到中南半岛,如今的越南等地,北可至西伯利亚。

大唐的骑兵们在这1200多万公里的疆域里,所向披靡,让人望而退却,所到之处,诸国归顺。

六大都护府,安西、北庭镇守西域,安北、单于管理北疆、安东在东北,安南守南疆。

这也是整个华夏史上的一大巅峰时刻!

而武则天在李治登基之后,也就是大概660年左右就开始和他公开共同理政,664年就已经是二圣临朝。

所以,有的人认为大唐疆域的扩张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后期疆域的丢失却又全算成是她的锅,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而且!

事实上,在唐高宗后期的时候,原本纵横于天下的唐军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老百姓们不愿意当兵了,甚至士兵逃亡的情形屡屡出现。

公元678年,唐高宗远征青海。

李治坐于龙椅之上,在他身后是垂帘听政的武则天。

两人听着殿中大臣带着难色的禀告,无非是现在各地的折冲府都已经调不出多少兵将了。

李治有些震惊:“600折冲府都凑不齐朕所需的兵马?”

大臣们支支吾吾,最终却也没法回避这个问题,只能点头称是。

李治自然是大发雷霆。

他没想到军中情况竟然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