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穿成渣男变好的 > 第92頁(第1页)

第92頁(第1页)

聞言,黃大夫手中的毛筆微不可查地一頓,而後繼續在紙上一刻不停地書寫,「先省著些用,輕症的便不開藥了。至於重症的……」他頓了頓,翻看著先前看診的記錄,沉吟道:「按說像老人小孩這類體質弱的應當病得重些,怎麼這些都是輕症,反倒是青壯年,倒是重症多些……」

他將幾頁紙翻來翻去,似乎想到了什麼,卻又不太確定,將手中方子交給夥計,「這是擬的方子,你先照著抓些給病人吃,看看效果如何。」又一刻不停地對著門外喊道:「下一位。」

不料還沒診斷幾位病人,旁邊的藥房便又起了爭執,竟有人要搶藥,幸好宋大人派來的捕快恰好到了,控制住了混亂的場面。

待到了酉時,談氏酒莊派人送來了晚餐,黃大夫才終於打算歇一會。他掀開食盒,瞧見最底層那一碗茶粥,手中動作一頓,方才在腦中一閃而逝的想法便又重浮現——難不成那些老人孩子之所以是輕症,皆是因為日日在喝談氏酒莊的茶粥?

領茶粥要排長隊,青年人需操勞生計,故而喝得少,只有清閒的老人孩子常喝。除此之外,便是住在城隍廟中的那幫流民。黃大夫捻了捻山羊鬍,書中記載,凡有大疫,大多都是先在流民乞丐之流中傳播開來,但如今……似乎並未聽到流民大面積感染的消息……

他盯著那碗淡青色的粥,鼻尖尚能聞到淡淡的茶香。喝茶粥確有強身健體之功效,但僅僅是因為多喝了幾碗茶粥,那些老人孩子便只是輕症了嗎?

黃大夫突然重蓋上食盒蓋子,提起毛筆,草草寫下幾句話,在門外尋了位看守的捕快,讓他將信送給宋聲。

聽聞其中是與治療時疫有關的內容,那捕快也不再耽誤,匆匆回了衙門。

*

花溪城的具體狀況談錦尚不清楚,自那日在錢莊與步元軒將話挑明之後,他便著手為步元軒和二皇子殷成搭線。

過程雖有些坎坷,但二皇子也是行事果斷之人,很快便與兩人達成了合作。原本他為了收復民心便打算主動請纓,攜志願軍前往疫區治疫,如今聽說這事是四皇子挑起的,在朝堂之上便更加積極地請命。

此事若是由四皇子一派來接手,他們一定會設計掩埋真相。但若由殷成來接手,便能順勢找出證據,在御前告上一筆。皇子養私兵是意圖謀反,是重罪,無論是幽禁還是賜死,屆時四皇子都將退出皇位之爭。

殷成在朝堂上與四皇子黨鬥了數輪之後,終於還是說服皇帝派了志願軍前去治疫,並命他全權管理治疫之事。

皇上年紀大了,惜命得很,下朝後又在御書房私傳他,命他一定將時疫控制在京外。若是見勢不對,便一把火燒了一切。再強大的疫病也難抵大火高溫,前朝也曾有類似的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只顧自己安危,全然不顧底層黎明百姓的死活。

殷成雖早已料到皇帝的心思,但果真聽他說出口,仍覺得失望。從前那位雄心勃勃的君王終究還是在歲月的侵蝕下變得懦弱無能,而皇帝屬意的太子,一脈相承的懦弱——太子這幾日一直稱病未上朝,便是因為害怕被委以治疫大任。

所幸皇帝惜命,撥了一萬志願軍給他,如今人手的問題已然解決,剩下的便是賑災錢款的問題。前些年皇帝為了修皇陵,掏空了國庫。如今京城中的世家大族錢款良多,國庫卻空虛。

前些日子他便開始命人去募捐,但這些世家大族大多都早早地站了隊,四皇子一派和太子一派的自然不會多捐,甩個一千兩意思意思,而後便是哭窮,從今年底下的莊子收成不好哭到如今京城物價太高,一大家子事事皆是花銷,手中實在沒有餘錢。

殷成也不能硬搶,但若是只靠自己一派的幾位世家捐贈也湊不齊足夠的錢款。更何況人以利聚,若是要求那幾位世家捐贈太多也失了和睦。

思來想去,世家大族這條路行不通,便只能向民間的商人募捐。永朝貿易發達,民間也多富商,但商人再富手中若是沒有實權,地位也難以提升。若是他許諾讓商籍之人參加科舉,以此來讓商人善捐贈……估計可行。

只是此事由他來開口不太合適,他終究只是皇子,貿然許諾科舉之事有篡位之嫌,還得由旁人暗示,且這人最好是表面上與他毫無干係之人。

是以,京城開的談氏酒莊中,步元軒等談錦將一番漂亮話說完後,盯著對面的富商補充道:「來日二皇子繼位,好處少不了你的。」

聞言,談錦沒忍住抽了抽嘴角,心道這位小少爺未免太實誠了些,這種越矩之事哪能說得如此確定,若是傳到皇帝耳里那還得了,趕忙張嘴補救道:「二皇子確實要更看重商貿,厚待商人,只是我方才所說不過小道消息,不一定當真,張老闆你也就聽個樂子。」

他給對面的人倒了杯茶,「像我們行商之人,最期望的便是太平盛世。如今時局動盪,若是此時捐一些錢便能換來百姓安居樂業,往後豈不是能賺回更多?」

男人臉上的笑容似有蠱惑人心的效果,不緊不慢道:「張老闆也信佛吧,佛家說善因結善果,此時捐款,無論捐多少,也算是種了善因,至於往後能結出什麼善果……便要看張老闆如今的抉擇了。」

男人接過談錦遞來的的茶,都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他家業甚多,捐出些錢來向皇子賣個好也不是不行……更何況,照這兩人的說法,他若是捐得夠多,後代便能參加科舉入仕當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