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觉得,假如明太祖能够早点发觉,早些查出胡惟庸的阴谋,这事情可还有转圜之地?”
朱元璋把问题抛给了沈乾,想看看沈乾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其实明太祖上位之后,因诛杀功臣被后人诟病卸磨杀驴。
但我倒觉得不是,治国者必须以天下百姓为重。就算是旧部,若是犯了律法,违了纲纪,也是要惩罚的。
明太祖不会因为旧情就心慈手软,反而是雷霆手段治国。
如果能早点发现胡惟庸的心思,可能真的不会牵连那么多人。”
沈乾一番话令朱元璋十分受用。
他出身布衣,所以,他深恨一切以职权谋私利,鱼肉百姓的官员,他最见不得的,就是为官者不以百姓为重,反而作威作福。
又怎么能因为这些腐败官员是他的兄弟,他就能置若罔闻?
若说他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他可不认。
他坐上皇位后给各位兄弟加官进爵,还给了每个人一道免死铁券,已经算仁至义尽。
既然沈乾也觉得早点下手为好,那现在的朱元璋,就是在等一个机会。
等胡惟庸露出狐狸尾巴,他就可以立刻行动。
他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布下天罗地网。
现在已经能确认胡惟庸定有蹊跷了,估计收网的日子马上就能到来了。
“先生,新的一批桌椅做好了,请先生过目。”有人来报。
“村长,我先去看看。”沈乾跟朱元璋打完招呼,便赶紧离开了。
他画的桌椅图纸出来以后,木匠就开始跟着做了,争取做到一家一户。
毕竟他是带着任务来的,总要做点脚踏实地的实事,只靠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可不行,能够实打实帮助朱家村提高生活质量才好。
李善长则跟在沈乾左右,视察工作。
但他的心思可不在这些桌椅上。
先前朱元璋回京,都没有带他。谈话时也似乎刻意避开。
接着还问了那么奇怪的问题,李善长如履薄冰,只觉得脑袋上好像悬着一把随时会掉下来的剑。
诶,对了,沈乾不是仙人吗?又颇受朱元璋器重。
他说不定知道什么!
“这批椅子的质量也不错,要是打磨的时候。。。。。。”
“先生,我有一事相问。”李善长打断了沈乾的喃喃自语。
“老李你说,跟我别客气。”
“我见这几日村长都有些奇怪,似乎是有些心事。不知道先生知道什么?”
“确实。不知为何,我那天跟他讲完胡惟庸的故事之后,他就一直怪怪的。”
沈乾猜测可能是朱家村都是明朝朱家的后世,老朱又是村长,知道了明朝的那些事情,肯定会代入,所以情绪不太好。
“胡惟庸?”
李善长听到了颇为熟悉的名字。
胡惟庸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难不成在后面会出事?
“对啊,胡惟庸里通外国,对内则结党营私居功自傲。因为胡惟庸一案牵连了不少人。”
李善长一惊,竟然还成了一件案子不成?
要知道朱元璋对不忠之臣最是深恶痛绝,假如胡惟庸犯了事,那他身边的人肯定也要被彻查牵连。
那他岂不是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