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王朝一夕覆灭。
裴家与太子旧部之间的战争延续了数月。太子死后,七万精兵霎时群龙无四分五裂。李将军与应先生在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钱将军的接应之下,由宫中成功突围,一路退守洛阳。
裴家虽以裴郡之为,布兵打仗却多倚靠宛若天降奇兵的太子妃裴安素,由长安朝东步步推进。
清流一党,朝中影响无人能敌。
失去了太子的李将军和应先生劣势渐显,退守路上接连吃了两场败仗,死伤颇重。
然则三十年的岁月兜兜转转,冥冥之中的一切都早有端倪。
这世间还有一人,尚未收回他被欠下的血债。
秋日里,东突厥薛延陀部第三次起兵。大将哥舒海率大军南下直逼去年折戟的云州。
而这次,再也没有铜墙铁壁一般立在北境与京师之前的太子卢睿。
天纵奇才,瞋目横矛,单骑突阵,性骁果而尤善避槊。
突厥神将哥舒海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京师空虚,而阖军东征的裴家军因回防无力,只能将长安城拱手让人。
元康二十四年,腹背受敌的裴安素终于倒在了哥舒海的长枪之下。
得知消息的李将军大开洛阳城门,放突厥大军入城,单膝跪倒在哥舒海的面前“卢燕既已不在,少林当日曾立誓约,谁人手刃裴家替殿下复仇,我便尽忠于谁。还望将军念及往日顺州城中卢燕百姓,善待燕人。”
哥舒海曾与李将军数次交锋,深赞他布兵为人,闻言俯身将李将军扶起。他素有“满将军”仗义行侠的美名,在百姓当中颇有威望,此时朗声许诺道“将军尽可放心。我为燕人之子,受燕人恩惠,绝不会滥杀百姓。”
其后两年,燕境平定,阿咄苾携突厥薛延陀举部南迁,于长安城内称帝,改国号为“辽”。
一向谨慎的哥舒海,这才跟随在阿咄苾的身后,踏入了宫城之中。
三十年的岁月兜兜转转,冥冥之中的一切都早有端倪。
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
情爱从来无须繁花似锦的过去,只需两颗真心在一路摸爬滚打中渐渐靠近。
最难相忘的,从来都不是生死婚丧,而是平淡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
分明初次来此,他却像是在垂眸抬眼的每一个瞬间,找寻某个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心底像传来一个极小的声音,阿蛮、阿蛮、阿蛮千万次地唤着他。
哥舒海抬起头,却现是辽帝阿咄苾微微皱眉,略带担忧地望着他“阿蛮,如何朕方才说要封你做个燕王,属地云州,你待如何”
他却不答,良久之后才摇了头,说“兄长,我只想做满将军。”
他从不上朝,游侠声名在外,在京中颇有横行霸道的恶名,便如当日顺州城中一样。
阿咄苾极为重视燕朝旧礼,待文臣御史更是极尽尊重之能事。日子久了,朝中亦有朝臣弹劾满将军哥舒海处事无常,哪知哥舒海听闻消息,隔日便留书一封不告而别,只说自己思念突厥故地,想要回乡一探。
可跨上战马的哥舒海,却没有经由云州往北境去。
而是一路向东,来到了数年前曾经过的洛阳。
乡间的夏夜,星穹湛蓝,蝉鸣满地。
他翻身下马,踏着碧绿的田埂漫无目的地走着。小儿笑着闹着自他身边穿过,往不远处空旷的麦场跑去。
哥舒海似被笑声感染,鬼使神差地跟着他们的步伐,来到了一处高高麦垛旁边。
那麦垛上坐着两个七八岁的稚童,一个面庞微黑眉清目秀的男孩满脸不耐烦,手上套着红色的花绳“你到底会不会啊怎么这么半天,还翻不出新花样来”
那女童嘟着嘴,嘤嘤两声,语气中满满娇气“你莫不耐烦。我阿娘说了,日后我就是你媳妇,要管着你的,我要你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再不许说半个不字”
她的声音婉转若莺啼,带着稚童特有的奶声奶气。
哥舒海如遭雷击。
恍惚间似回到了数十年前的清凉殿廊下,他艳羡地看着与她并肩而坐的每一个人,听着她漫无心机的撒娇与痴缠。
死亡即是无解。
可比死亡更永无止境的,却是生命。
他像是被流逝的岁月化作白色的利箭,一下子击中心脏最柔软的地方。
往昔如同云烟过眼,哥舒海抬起眼眸望向麦垛上那个女童,不知不觉中脸庞上满是泪水。
“泰安。”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