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丧事办得声势浩大,京中所有寺庙道观敲钟万次,万民同哀,一连折腾了数月。
宫中太妃年纪都大了,常慧怕新柔身子跪出个好歹,就和雍正商量着减少了她们跪坐哭灵的时辰。
但即便是如此,丧期结束后新柔还是病了,连常慧都消瘦了不少。
棺椁送走那日,梁九功求见常慧,递交给了她两道圣旨。
“太上皇生前命奴才将这两道圣旨交给娘娘,说娘娘看过之后只会明白。”
常慧云里雾里地接过圣旨,问道:“太上皇可还曾说过什么”
梁九功摇摇头道:“不曾。”
常慧说:“多谢梁公公。”
梁九功惶恐地摆摆手,笑着说:“娘娘若无吩咐,奴才这便告退了。”
他已向雍正自请守皇陵,今日便要跟着棺椁走了。
常慧嗯声道:“公公慢行。”
待梁九功走后,常慧将圣旨放在桌上一一铺开,显露出其中旨意。
一封是封后懿旨,得封之后居于紫禁城慈宁宫。
另一封,是赐封她为静和道人,特例出宫于京中皇寺后山带修行,旁人不得去往扰其修行。
常慧望着两道圣旨,心下瞬间了然,望着两道圣旨抑制不住心中欢喜,弯了弯唇角。
康熙到最后,给了她两个选择。
雍正四年元月,自太上皇驾崩已去半载,雍正体恤后宫妃嫔,特赦太妃随膝下皇子出宫入府,膝下无子嗣者,受封入住慈宁宫。
先帝和皇贵太妃,遵先帝旨,特允出宫于皇寺带修行,诚心祈福不得于他人扰,以封“静和道人”。
谕旨下后,静和道人乘马车入皇寺。与此同时,京中一隅闲置了许久的宅邸今日门府忽然大开,几辆青灰色不起眼的马车穿过巷子停在了宅邸前。
一名小厮打扮的中年男人走在最前,招呼着负责搬东西的工人,“都小心着些,别磕碰坏了箱笼中的物件”
若有宫中老人在此,就会现这位中年男人赫然就是那和皇贵太妃身边的太监总管刘保。
“红皮箱子的摆入殿内,黑皮的放在院中即可,大家可别弄混淆了。”
“是”
后面马车66续续赶到,刘保正要上去招呼一二,乌柳便忽地从大门内快步走出来,见他便询问道:“小刘子,去附近医馆请个大夫来,夫人要寻大夫开两剂祛火的方子。”
刘保连声应道:“诶好好好小的这就去寻大夫”
乌柳点头应了声,折身回去沏了壶菊花茶端到正院。
正院前厅,妇人打扮的常慧眯着眼躺在摇椅上,即便是神情舒展,眼周和唇角处也能瞧见淡淡皱纹。
鬓角四周的白色碎混杂着黑随意地垂落,其余头尽数用一只簪子松松垮垮地绾在脑后。
更引人瞩目的是,常慧唇角两周微微泛红,已经有生出水泡的势头了。
乌柳将茶放下,轻唤道:“主子,刘保已经去请大夫了,您先用些菊花茶吧。”
常慧悠悠地睁开眼,扶着摇椅起身,活动活动手脚筋骨后才伸手接过茶水,小心翼翼地张嘴喝了口茶水。
乌柳瞧见她这样,又是忍不住自怨,“也是怪奴婢,出宫之前忘记让人装外擦的膏药了。”
常慧摇摇头道:“无妨,怪我自己贪嘴。”
前几日贪嘴,辣椒吃太多就上火了,到底是年纪大了,身体各方面都比不得年轻时。
乌柳伸手接过茶盏放好,又扶着常慧坐下,从边上小屉中拿出一把小木槌,力度适中地替常慧垂着腿。
四周安静下来,常慧眯着眼半晌后忽然道:“我看后院那小池塘都荒废了,改日让人重新挖出来载种些莲藕吧。”
乌柳刚应下声,刘保就领着个身着青衫的大夫进来,朗声道:“主子,大夫来了”
那大夫单瞧长像似是四十多岁,但细看头和眼周皱纹,少说也与常慧年纪相当了。
大夫身形单薄,宽松青衫硬是被他穿出几分飘逸感,他看见躺椅上的人时,眼中似乎是愣了一下。
常慧微微起身,上下打量了大夫一眼,总觉得这大夫瞧着有几分面熟。
她起身换了坐处,随口问道:“不知大夫如何称呼”
那大夫微微躬身,拱手温声笑道:
“在下刘殊行,见过夫人。”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将将将完结撒花花
常小慧的生活没有大结局,就把生活留在无限延伸的遐想里吧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