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内,王毅和朱由检这新旧两朝国主相见,场面并没有多么的隆重,只有葛道长和几名警卫员在一旁。
朱由检看到王毅,面色有些复杂,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
在以前,王毅属于他的臣子,如今已是帝国的国主。
而他从大明王朝的皇帝,变成了华夏帝国的一名普通百姓。
他与王毅的身份,生了惊天的转变。
不过,虽然王毅成了帝国之主,但他对王毅并没有记恨,只有责备,责备王毅没有助他重振大明。
但随着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这种责备也逐渐消弭,唯独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他从至高无上,变成如今的最底层。
这个落差太大,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换做是谁来,也难以接受这种身份的转变。
朱由检上前几步来到王毅面前,眼中突然闪现泪花:“我的帝王生涯是失败的,没有治理好大明,对华夏也没有丝毫建树,如今君臣身份转变,你将华夏治理的如此之好,也算是在弥补我的过错,我不怪你!我……”
此时,他已从落泪到泪流满面,多有自责。
王毅摆摆手,面色如常的说道:“德约,不要这么说,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曾为华夏变得更好,而做出了努力!”
他这话,给以了朱由检曾经为身为帝王的肯定。
大明王朝的落幕,自然有朱由检的责任,但并不是朱由检一人造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原因。
甚至,明太祖朱元璋也有责任,当时定下的一些制度,就给大明埋下了祸根。
听到王毅这么说,朱由检更是哽咽出声,终归是他做的还不够好。
王毅拉着朱由检来到门槛处坐下:“王朝更替,在华夏历史已经上演了很多遍,强如秦汉,盛如唐宋,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灭!”
朱由检收起情绪,点了点头,这些他早就想通了,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轮到他是亡国之君,明明他勤政不输于太祖。
他想了想,目光看向王毅问道:“我是不是真的不如我皇……不如我兄长?”
王毅想了想,看向朱由检回道:“这个我无法给出答案!天启皇帝利用阉党牵制东林的做法,其实算是下策。不过,阉党虽然让朝堂变得混乱,但确实能给大明续命!”
他又想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再给天启皇帝两三年时间,应该也会铲除阉党,换上孙承宗之流的实干派,从而改革弊政,至于能给大明延续多久,那就要看天启皇帝的真正才能了,也许会成为真正的中兴之主!”
在他看来,天启皇帝被严重低估了,尽管历史上对天启皇帝的评价多有负面,但并非一个完全无能的皇帝。
从政治手腕和治国能力??来讲,天启皇帝通过重用魏忠贤和客氏,有效地对抗了文官集团,稳定了朝政,此乃帝王平衡之术。
另外,他每日批阅文书,阅读经史典籍,并非完全沉迷于木工(清修明史)不理朝政??。
从一些文献来看,天启皇帝喜好木工的部分原因,在于当时被焚毁的三大殿因为钱款不足,而迟迟无法动工修建,其为了营建三大殿而对木工专研。
后来三大殿重建,在天启皇帝的亲自主持下,耗时两年半,花费在六百余万两,加上万历年间开始采买的一些材料耗费九百万两,总花费在一千五百万两上下。
相比于大臣们报价的三千万两,耗时二十年,那可是整整节省了一千几百万两,所用时间更是只有十分之一。
而从??军事才能??来说,天启皇帝对军事边防有强烈的兴趣,其见识和决策能力,远高于当时的许多大臣。
他启用袁崇焕和孙承宗,在辽东地区构建了“关宁防线”,取得了重要的军事胜利,稳定了辽西战线,且逐步向外扩展,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
若是再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或许后金之患,会在天启皇帝的手中解决。
在??经济和外交策略??上,天启皇帝在经济上实行了对后金的封锁,导致后金经济困苦;在外交上拉拢蒙古部落,形成对后金的包围态势,使得后金面临多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这对于一个十六岁开始执政的皇帝来说,已经算是了非常有才能了。
当然,这是应对外族和朝堂的能力,至于面对国内的天灾、起义等情况的应对,天启皇帝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现在也无从得知。??
但至少在用人上,天启皇帝不会像崇祯那般疑神疑鬼,在军事上也不会过多的催促将领,否则也不会有耗时费钱的“关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