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我国开始实行 > 第63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第1页)

第63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第1页)

“遁去的这个一,每五百年现世一次,如今距离祖师兄现世,堪堪将近五百年。师尊观望人间气数,数在西北。他老人家觉得师弟有可能是,所以先取了一魂一魄熬炼,要待三魂七魄全部熬炼一遍后,才能确定他是不是师尊要找的人。在这之前,由贫道代师收徒,先教些道门规矩。”王道长对李鹏浩编故事的能力越来越佩服了,他这一路说下来,连自己都忍不住要相信了!

这是当然了,李鹏浩当时和王道长打磨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到后世的一句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已有定论的没有神秘感,不能证实的又缺乏可信度,只有这种没有完全得到证实,逻辑上说得通,还有名人背书的东西,最容易让人相信。君不见后世那么多人相信“量子读书,量子记忆”之类的鬼话吗?

李鹏浩眼看着曾将军站起身来抬了一下双手,像是要对他行礼,慌得急忙抢先一揖道:“曾将军,属下只是老君爷爷的记名弟子,算不得出家修道之人,还是您的亲兵。”

王道长也帮腔说道:“就是就是!师尊当年亲自临凡传道,事了之后骑青牛出关。后来的祖师兄也是入朝为官,为天下制定历法,又造水椎磨,造千里船。师尊主张的是入世道,所以我和师弟仍然是要在世间修行的。曾将军,鹏浩师弟今后还是要拜托您照拂。只是偶尔回观修行即可。”

曾将军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祖上数辈笃信道教,他本人对道家也有极深的信仰。只是要他面对一个子侄辈下属行礼,口称“小仙长”,还是有些做不到。王仙长这样说,正好给他解了围。

曾将军打了个哈哈,就势坐下,道:“也好!鹏浩性子有些野,跟在我身边,也能替仙长磨炼磨炼他。不过,不知大王这次论功行赏,会不会将他升调王城。”

原来,四天前袁参将已经领一队兵,押送着一千零二十八颗吐蕃人的人头,往凤翔王城报功去了。曾将军在上奏朝廷的折子中详细汇报了此次战斗的情况,李鹏浩和王道长的功绩重点提及。此外,还附上了与甘州吐蕃合作经营商路的初步方案。按照曾将军的预期,大王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如此规模的胜利了,对有功的李鹏浩等人,应该会大大的封赏一番,故而才有“升调王城”一说。这也是他让李副尉叫他来的原因,他本来的想法是把李鹏浩安排在这五百人当中,随行去凤翔领赏的。

李鹏浩却并不这么看,据他所知,从永泰到凤翔,大约是七天路程,按说高公公等人在来路上应该是遇到过袁参将的报功队伍的,以袁参将的性格,少不得大大吹嘘一番,李鹏浩的名字他不得不提及。但从高公公对他的态度来看,却看不出这是对一个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应有的态度,除非,高公公觉得这个人不值得。

这个推测李鹏浩并没有说出口。他的降临之地就是永泰城,这里是他扎下第一条根的地方,现在根基未稳,他并不想离开。何况,还有那个凤翔来的护卫给他带来的那句话“不要去凤翔”!

李鹏浩腆着脸对曾将军表了一番忠心,表示要紧紧跟随曾将军的脚步,为他牵马坠蹬。而且,师兄在哪里他就要在哪里,时时刻刻听从教诲,潜心修炼,等待太上老君彻底熬炼他的三魂七魄后再作定夺,把两位老大哄得眉开眼笑。曾将军也就不再提起叫李鹏浩明天随军出去凤翔的话了。

李鹏浩还想打听一下那位送信人的身份,一问曾将军,才知道他们已经去了驿馆安歇,稍晚时候曾将军还要过去陪这位宫里来的贵人吃晚饭,几个校尉会陪同,李鹏浩自然是不够资格了。至于那六个护卫,以曾将军的身份,自然是一个都不认得。

听王道长说起明天辰时要为百姓赐福,曾将军也来了兴致。但他明天早上要为抽调去凤翔协防的五百兵马饯行,只能等送走他们之后再去。李鹏浩突然想起那个敦克额部叛逃来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一起押去凤翔报功了,便问了一句。

曾将军抚须一笑道:“正要请教你这个小诸葛,依你之见,这个小头人该当如何处置呀?”

李鹏浩心想,既然他这样问,那就肯定是没押送凤翔。想了想道:“依属下浅见,这个孩子送去凤翔,至多是锦上添花,分量远不如他父亲那般重。”

曾将军点头微笑:“说得好!那要如何呢?”

李鹏浩道:“留着,养熟了再放回去!”

曾将军一愣,脸色变了。李鹏浩一看这表情,就知道糟糕了,这个说法与曾将军的做法肯定不一致!连忙话锋一转,十分流畅的接着道:“但万一要是给人知道我们私养了一个蛮子头人的儿子,无论哪一方面,都会遭到猜忌。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尽早送回吐蕃,让他以敦克额少主的身份,把吐蕃的力量多分解一部分出来。”

曾将军这次再也难掩心中的欣赏之意,不过转念想到这家伙有一魂一魄是太上老君的拂尘上的鏖尾所化,便又释然了几分。他何尝不知道把这孩子养熟了再送回去,让吐蕃拿这个烫手的山芋无可奈何自然是最好?话说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只可惜以如今岐国的实力和气度,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曾将军好好大笑道:“果然是得太上老君点化之人,如此年纪便有如此心机,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不瞒你们说,本将军已经把那孩子塞给多吉孜巴带回去了。嘠贡杰布许诺给各部的好处,只怕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哦!哈哈哈!”他这件事办得十分得意,算得上是战略层面的长远考虑。当初说起这个主意,除了年轻的姚浪姚校尉之外,其余人基本上都不同意,尤其是袁参将,差点指责曾将军通敌。没想到李鹏浩却独立的提出了这个主意,与他不谋而合,顿时大生知音难遇之感!说话的底气也足了,重新说回了“本将军”。

临走时,曾将军叫来李副尉,让他给李鹏浩安排一个住处。曾将军的亲兵有五十人上下,并不住军营,都是住在将军府。单间不可能,一个屋子住七八个人,比起军营一个大通铺几十人住,已经好了不知多少了。而李副尉给他安排的这个屋,只有四个人住,其中一个就是李副尉本人。据李副尉说,原本的另外三人中,有一人明天随军去凤翔,刚好空出一个铺位来。李鹏浩今晚没法在这里住,还得回张府去。眼见天色将晚,李副尉要陪同曾将军去驿馆,李鹏浩和王道长告辞离去。马厩里,红马刚好“睡醒”起来。

回去的路上,李鹏浩问王道长知不知道有个名叫胡仁才的木匠家住何方。王道长并不认识那个年轻人,但他知道永泰城的木匠基本上都住在北城,就在酿酒作坊附近,去哪里应该能打听到。王道长问李鹏浩找木匠作甚,李鹏浩神秘的笑道:“给师兄您收个弟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