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TXT > 第41章(第2页)

第41章(第2页)

甘罗抿了抿嘴,敏锐的现顾衍的改变,端正的行礼后说,“先生的眼睛好些了?”

顾衍招手让越丫给两人添点蜜水,笑着说,“托王上的福,已经能稍微见物了。”其实是嬴政终于有空认真了解铵肥制作和使用的原理,帮他抵消了大部分负担。顾衍想起嬴政在收到今年全秦农田产量报告的时候,震惊的反应就想笑。

铵肥刚刚推广那年遭遇了蝗灾,效果还不明显,去年风调雨顺又没有大战自然收成好。

无利不起早的君王这才将铵肥看作战略物资,认真的了解其中原理。好在通过一个铵肥,也让嬴政对化学、物理的了解更深。在听说这是制作玻璃时的附加产物后,他甚至动起了鼓励百姓创造的念头。

甘罗当然不知道其中缘由,只觉得是顾衍推脱之言,不过老师眼睛好些了当然是件好事,他笑着说,“那先生就能看到太学开课的样子了!”

顾衍淡笑不语。

而张平这边,事情的进展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原本他是打算写信给曾经的同僚们,劝说他们参加今年书院的毕业考试,这样要不了一年就能学完《为吏之道》继续为官了。结果,因为韩伯在高平,一些直系的官员也都去往高平继续辅佐他,暂时都没有入秦为官的打算。

不过好在,很多世家都回信说虽然自己不愿入秦为官,但也会劝说族中子弟参加书院的毕业考试。

这个考试是顾衍和嬴政商量后,暂时推行的一种方式。按道理来说,应该是需要在书院读满六到八年后才能参加毕业考试的,但因为书院才推广,很多士子曾经都是在私塾或者家学里读书,已经不需要基础教育,所以顾衍便下令只要能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都可以继续学习为其一年的《为吏之道》,然后就可以进入郡县为官了。

“阿父,是事情不顺利吗?”张良端坐在堂下帮张平整理从各地来的信。秦王虽然放过了大部分官员,甚至也没有杀韩伯直系的官吏,但也将很多贵族都迁到了不同的地方。多亏了秦国达的邮递系统,这些信才能如此快的回到咸阳。

张平摇摇头,将手中那一封拆开的信收好,然后反问自己的长子道,“阿良是否愿意入秦为官?”

在张良还没有回答的时候,他又补充道,“如果不考虑家族,只从你自身出。”

张良咽下想要说自己是嫡长子,需要承担责任的话,仔细地思考后皱紧了眉头。一直以来的教育都让他以家族为重,以韩国为先,可在他还没有长成一个可以挑起家族重担的君子时,就要先面临着国家的覆灭,家族的衰退。说实话,从新郑迁徙到咸阳的这些日子里,他除了恐惧自己的未来外,并没有考虑过任何事了。

如今父亲这样突然的询问,让张良有些不知所措。

“为父知道,你现在其实有些茫然。说实话,为父在见到顾丞相之前也不知道要如何带领家族。”在秦军攻破新郑后,他们这些贵族自然被收缴了财产土地,秦军甚至要求他们交出族中奴隶的卖身契,虽然在上交了土地粮资,放还了大部分奴隶后,张家依旧财货颇丰,可毕竟不如曾经。没了钱,若是再没有出路,贵族也只有守着家谱过活了。

这是张平第一次和张良谈起自己的感受,他尽量将情绪放平稳,想要维持住自己一族之长的体面。他一边转移注意力似的将刚刚已经放好的信件又整理了一遍,一边和自己的长子说,“当时为父甚至做好了若是顾丞相意图将我等贬为隶臣妾,就牺牲自己,为你们博得生路的准备。好在传闻不假,顾羡之是个温和的人,并未为难为父和非公子。”

“秦王寡恩,可顾丞相却仁德非凡,两相调和才是秦国长盛之基。”张良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秦国,不是随便谁都能撼动的。

其实七国一直都有传言猜测究竟哪个国家可以一统天下。在秦国还没有太过展露野心的时候,大家就一致认为秦国、齐国两国是最有可能统治天下的两个国家(1)。所以,秦王扫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至少,张平并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他唯一有些难过的点是,张家本可以靠着韩王走向家族顶峰,可如今,曾经的积累都成了泡影。但看到顾衍交给他的书院招生计划时,他忽然想明白了这位顾丞相的打算。

他想要让所有人都公平竞争。家族的力量在日后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只要有学术、有能力任何人都可以身居高位。

么,对于张家来说韩国国灭并不是个坏事。

韩国弱小,作为韩的贵族,张家自然也不能称得上世家大族。可若是按照顾丞相的选拔标准,他自认为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聪颖非凡的,自然能比他走的更长远。秦国一统天下,若是能为秦之重臣必然名流青史,惠及五族。

可看着自己年幼的长子,他想起自己年少时。那时的他想要成为游侠周游列国,只因为身为嫡长子便不得不放弃爱好,一心为家族分忧。如今世间已无韩国,自己也能再干几年,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压抑情感吗?

“虽然为父不可能和你说家族重任与你无关,但你毕竟还年幼,至少在弱冠之前还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成年后自然是以家族为重了,“所以,为父想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张良茫然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好像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选择一样,然后他摇摇头道,“良不知,不论是入秦为官,还是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良都不知。”

“良毕竟年幼,如今也不过是不足十岁的童子。若是有可能,良希望可以在秦的领地里到处走走再做决断。”他想要看看,那些被灭国后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秦国真的能被称为天下之主吗?张良从来都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他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成为顾衍那样的人,可他也没有妄自菲薄到随便哪个君主都能获得他的忠诚。

张平知道自己太过心急,听到张良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

张良见父亲沉默了片刻,于是主动说道,“听闻秦王希望韩国遗贵入书院读书,父亲以为如何?”贵族都是由族老来教的,很少和平民一起在私塾读书,更何况入书院读书就代表着要和平民吃住都在一起。但秦王希望,这四个字几乎就代表着后面的话是命令式的。

“顾丞相并未和为父提起这件事,恐怕并非强制。”张平犹豫了一下说,“姑且观望一下吧!而且你和你阿弟身子都不太好,与平民混在一起实在不美。”

既然现在能直接参加毕业考试,也就没必要去读那书院了。

张良点点头,心里想着顾丞相编撰的书册会不会与他平日所学不同。所以,从张平那里出来,他没和家里打招呼就招呼家仆一同出门,去了附近的一个书院。

因为曾经跟着族兄在秦游学,张良也粗通秦篆,站在书院门口他看到两边都挂着竹桃符,只是与春日里会挂的不同,这些对桃符上书有文字。

在默念了几遍后他轻声将理通顺了的句子念了出来,“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以天下为己任。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nang,三声)哲勿忘性内良知。(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