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TXT > 第41章(第3页)

第41章(第3页)

其实这是两句没有断句的话,但张良不知怎么得就知道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两句话。正说着,一个带着秦地口音的少年说,“无需著书立传,观此字句便可知丞相志向心性。”

张良偏头看向身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行礼道,“这书院门口的桃符上书字句,观之别有趣味。你是怎么能从中看出丞相心志?”

那个孩子别扭地回了个不标准的礼仪,然后笑着说,“听你口音不似秦人,是韩人吧!”

张良也没有避讳,点头承认了。然后那个孩子就解释道,“秦国各地的书院都有这个,先生们说是叫对联的物甚,每个书院门口的都不一样。据说大部分的对联都是丞相亲自所书,自然能看出丞相心志。”

“良以为非也。”张良又读了一边那副对联,认真地对那个孩子说,“良认为,这是丞相对学子的期盼。”

“哦?平倒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那个孩子琢磨了一下,点头赞同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不然怎么解释每个书院门口的对联都不一样呢?丞相总不能一天换一个志向吧!”

两人闲谈片刻,张良听出少年谈吐颇具智慧,起了结交之心,于是郑重的行礼道,“我出身颍川城父,姬姓张氏名良。还未请教你的姓氏”

“阳武,陈平。”那个少年简单地介绍自己道。

张良眨了眨眼睛,此时若是无姓有氏那便是祖上本为无姓无氏的奴仆,后来被主家放还才继承主姓。不过他并没有露出鄙夷的神情,而是笑着问道,“不知陈兄怎在咸阳?”刚刚知道,陈平比他稍微大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1)从文物佐证来看,春秋中晚期很多人都知道七国迟早会被统一的。大部分人都认为秦、齐两国之一会成为统一天下的霸主,主要是因为地理原因。七国之中,燕、赵、楚都有蛮夷侵扰,以及和其他国家交战的问题,中后期基本属于内忧外患。而韩、魏两国处于四战之地,面积也不大,周围有好几个强国,基本从建国的时候就被排除在一统天下之外了。

秦国本身是抵御戎人的国家,基本上全部国土都是从戎人手里抢过来的,早就把北方打怕了,而且有函谷关、武关、潼关天险,很有竞争力,而齐国是因为背海,没有外患而且国富民强。所以,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吃惊的。六国主要是希望这个时间能减缓些。

(2)阳明书院门口的对联

感谢在2o22-o2-1621:57:57~2o22-o2-1821:28: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o39o974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o39o9743o瓶;悠悠1o瓶;君怀月4瓶;sh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o章

此时人很少会随意离开家乡,尤其这陈平少年看上去不是家资充裕到可以供他游学四方的存在。

名为陈平的少年嘻笑着摆摆手,解释道,“只是侥幸得先生不弃,被推荐来咸阳的书院读策论罢了。”他在书院学了一年就把三年应该学的基础课程都学完了,户牖乡书院的先生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就推荐他到咸阳附近更好的书院读书。

他拿着户牖乡三老开的传验,一路到咸阳求学。

张良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学科后,想起招生简章上写着在接受三年基础课后继续读策论,不修其他科目的话,就必须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而其他的学科在读完书院的六年,接受一年官员培训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县里任职了。

也就是说,读策论就断绝了基层为官的机会,如果不能考入太学就不能再去基层为官了。

他一边用手纠缠这腰带上的玉佩,一边笑着说,“难道秦国境内的书院还有区别吗?”

陈平看出他好像对书院非常感兴趣,热情的招呼着新认识的朋友向咸阳书院里走去,边走边解释,“阳武本是卫国的领地,直到三年的卫君投降,我们阳武才成为秦的领地。那个时候我家乡才逐渐融入秦国的。”

“因为不是旧秦地,而且当时因为要一口气建设很多书院,秦国内人手不足,阳武所有乡里的书院都是秦博士的学生或者门人,学识有限。”陈平显然和书院的门监关系很好,他一边和张良解释他刚刚的问题,一边和门监招了招手就拉着张良这个陌生人进了书院。

张良从进了书院后就暗自观察着里面的环境。因为此时不是上学的时候,所以书院里也没什么人。陈平给他介绍道,“书院进来就是操场,很多学军事战术的学生都会在这里演练。不过听说日后会有专门的军事书院教万人敌,选择军事的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后,就不会在正常的书院里读书了。”

他指着不远处的高大的建筑说,“那里就是藏书楼了,只要是秦宫里存有的书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印版,藏书可以说是七国之最,最重要的是秦国境内所有的书院都是这般。只要是书院的学生都可以随意去里面看书,每人每天可以借五本书,一月内还去就可以。”陈平因为是跳级读书,高年级的学生都比他大得多,身边没有同龄的同学。他这般殷勤地介绍,就是为了吸引这个自己刚刚认识的小伙伴入学读书,和自己作伴。

果不其然,张良在听到那边有秦宫藏书的复刻本后眼前一亮,拉了拉陈平的袖子示意他想进去看看。陈平让他耐心些,带着张良又转了转教室,食堂,书院里的小花园后才引着张良走进藏书楼。

远处看张良还以为这是木制的塔楼,但走近了才看到这是一种他没见过的建筑材料。

“是一种从狄道运来的材料,防火防水而且非常结实。”陈平敲了敲墙面,粉刷的干净的墙体出沉闷的声音,体现着自身的坚固,“这种材料只有在咸阳才能见到,再远些的乡镇这可是稀罕货。”

张良皱着眉头看了看墙体,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这种颜色的材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