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第一天,交锋并不激烈。
在确定谢玄“没有深入怀疑”他后,宗政锐进就安抚一番,将谢玄放回了回来。
而跟谢玄同去的祖父,皇帝就有些尴尬了。
这也是苏笙笙后来听谢玄回来说的。
世人皆知,祖父是痛骂皇帝才被流放。
但凡他开口,只怕没好话。
所以,本就忌惮二圣真被苏家几个还没走过科举的小毛孩,就舌战群雄地带回来。
宗政锐进如何敢往这上面提?
而祖父也是因为麒麟军一事,才隐忍不发。
所以师生见面,就干瘪地关心了身体几句,另外赏赐了一些金银。
又怕世人说他凉薄,又不能承认自己错误,给苏家解役。
还真是为难他了。
苏笙笙听着谢玄的转述,却有些心疼祖父。
言传身教,却教出两任置百姓和众将于不顾的狠辣帝王。
当年之事,虽然只是太上皇一念之差。
可终究是铸成大错。
但他不认,就没人可以让他认。
究竟有没有故意拖延援军,有没有造成麒麟军惨案,又有没有在谢玄背后捅刀……
这一切的一切,祖父终究是最在意的。
如果不是为了防止北戎和白上国再生事端,只怕祖父也不会隐忍宗政锐进庸政。
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是谢玄跟祖父深入探讨了一番。
这也是苏笙笙有些意外的地方。
她一直听谢玄说,要让宗政锐进下台。
却不知,竟然是真的。
文瑞世子,其实并非是靖远亲王亲子……
这一切,还要从谢玄出生后说起。
当年一事,本就是皇家隐秘。
多数人知之甚少,就算知道,也莫不缄口不言。
而这也是谢玄父亲的姐姐,也就是谢玄的姑姑,前圣皇后在前圣登基后也翻案不成的原因。
谢玄姑姑还是太子妃时,膝下世子迎娶的世子妃,是靖远亲王之妻的亲妹妹。
也就是说,这个太上皇的小儿子,与谢玄姑姑的孩子,分别迎娶的妻子是亲姐妹。
在北戎南下侵略,太上皇仓促将皇位传给谢玄姑夫时,谢玄姑姑一跃成为皇后。
而世子也成为太子。
世子妃跟着成为太子妃。
事事就是这么无常。
谢家翻案一事,因北戎举兵一事,而被彻底埋没。
即便有嫁给谢家嫡子,谢玄之父的姝华公主相助,也难抵父兄为皇权稳固,而对惨案的一同掩埋。
谢玄姑姑翻案不成,因为执念太深,在庵中郁郁而终。
那时,病弱的太子不久后也随之逝世。
世人只道皇家凉薄,前圣不顾发妻,便将母凭子贵的刘侧妃抬上后位。
但哪里知道,这位母凭子贵的刘侧妃,因为世子之位,麒麟军的污蔑之言,就轻易撼动了太上皇的猜忌之心,从而酿成血案。
而明明有申冤的机会,却因惧怕皇位不稳,又被登基的前圣抹杀。
此次再掀波澜,将二圣从北戎带回来。
便代表着麒麟军的决心。
苏笙笙更为没想到的是,谢玄真的要反……
尽管这个反,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反,还是让她闷得透不上气。
靖远亲王之子,文瑞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