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谢玄姑姑的嫡孙。
也就是前太子,太子妃之子。
这对分别嫁给太子,和年轻皇子的姐妹,却敢冒风险地办了一件大事。
在谢玄姑姑去世后,姝华公主便觉孤木难支,私下联系了一向心软的靖远亲王。
也只有他,在这冰冷的皇族中,还有一点人情味。
前太子身子一直不是很好,自母妃病逝后,自知时日不多。
与身怀六甲的太子妃相商,与姝华公主便完成了这暗下送出世子一事。
果然,皇家凉薄。
前圣皇后愁困庵中,登基为帝的前圣却丝毫不顾及,让太子心寒至极。
这一切的事情,也就悄悄淹没了。
得知谢玄姑姑还有一系血脉留存,虽然让人欣慰,但苏笙笙却有些担心。
只因这条路稍有不慎,就真的成了谋反。
宗政锐进何等精明,绝对不会让皇权落在他人之子之手。
尤其这人与谢玄都对他有着新仇旧恨。
可宗政锐进接连的荒诞之行,与其父太上皇一般无二的行径和对麒麟军的忌惮……
让她也说不出话来。
按照谢玄与姝华公主的意思,是让文瑞世子依旧维持身份不变,顺利过继为太子。
苏笙笙终于明白,谢玄此前,为何会与宗政锐进的亲弟弟亲近。
可更加清楚了,皇家无亲情。
若非宗政锐进连同他亲弟弟一起算进去了,谢玄应该也不想让,文瑞世子卷进来。
毕竟,如此大事,连他们都心中无数,又如何能跟一个孩童说起。
所以,文瑞世子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
看似毫不相干,但却不得不行。
避免一个麒麟军之冤已是几代人接力,又怎能将这大好河山,轻易葬送猜忌之心。
而蓄意挑拨争端的刘侧妃,现今的前圣皇后,已被谢玄派人护送至皇都看管。
这一切,终不会是轻风细雨。
苏笙笙唯有一叹,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只觉得像有一根命运之绳,无声地将他们串联起来。
无论是谢玄,还是她……
……
谢玄抵达皇都后,被“软禁”的前圣皇后,就成了此案第一个被提审的人。
是要暴露二圣保自己,还是让谢玄这股火压不下,只冲着他发。
宗政锐进怎能没个论断。
所以,只在第一天召见了祖父。
这之后,朝上只有谢玄一人跟进案情。
苏家尚未解役,便提前被传回都的事,已传递开去。
十四州,都紧迫地盯着案件进展。
苏家男儿没有恢复官职,但架不住他们有民心。
几个来回后,宗政锐进就不得不承认,二圣的案子不翻也得翻。
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当年曾为汪桓旗谋臣的裴子石,还是诸多案证,都被销毁。
当然,裴子石本人在谢玄姑姑的力保下得以逃生,但他的口供都被太上皇烧毁了。
而今,他本人也早就病逝。
所以当年听过此事的,也只有上边那几个。
如今说是全被销毁,都不为过。
而当年一事,太上皇只将汪桓旗以其他罪名处斩,其家人赶出旧都了事。
但现在汪桓旗之子,汪永寿位至丞相。
他与刘侧妃密谋之事,其子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