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说简短,映月谷众人与耿少一起,重回红河村查探。
一行人漫步在村中小道,耿少越走越是心惊。红河村昨晚还人声鼎沸,今日却是悄无声息。偶见几位老人家,斜倚门口,不住叹息。
一户村屋内。
一名老者横卧榻上,四肢僵硬,脸色青,口不能言。
心怡俏立榻边,柳眉紧锁。
“师姐,这老汉如何?”耿少平日不学无术,不通医理,只得出声相询。
“寒症!”心怡毫不犹豫道。
“区区风寒入体,怎会如此严重?”耿少不解道,“看这老汉面相,就如病入膏肓一般。”
“唉,我也心中不解。”心怡皱眉道。
“不瞒各位仙长,我家老汉如此模样,已有些时日。”屋内一角,一年迈妇人满脸忧愁,缓缓开口道,“大约半年前,附近几个村庄,就接连此怪病。病者四肢僵硬,浑身冰冷,请了大夫,也束手无策。幸好有河神大人保佑,定期赐予神丹续命,这才残喘至今。这会儿,村中青壮都上河神祠,求药去了。”
“难怪村内如此冷清。”耿少恍然道。
“敢问大婶,这位河神大人,是何来历?”心怡柔声问道。
“哦,要说我们的河神大人……”妇人脸上立时泛起恭敬之色,接口道,“很多年前,村内恶鬼当道,多伤村人,幸亏河神大人出手相救,肃清恶鬼,我们才过上太平日子。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红河村地处偏僻,土地多是黄沙盐碱,物产不丰,是故生活难以自足,贫寒困苦。”
“难不成比当初恶鬼横行时,还要不如吗?”耿少打断道。
“这倒不是……”妇人老实道,“说来也怪,当初恶鬼当道之际,村人也未觉贫寒,不被恶鬼吃掉已是万幸,岂能奢求更多?如今恶鬼已除,过上太平日子,村人渐渐对现状不满,这才觉此地贫寒,困苦不堪。”
“唉,问题不在恶鬼,而在人心啊!”心怡轻声叹道。
“后来,人们生活贫苦,实在忍受不住,便去求河神大人帮忙。”妇人续道,“河神大人果然慈悲,几句话指点迷津,就令我们的生活彻底改观。”
“河神大人说了什么?”耿少奇道。
妇人面露回忆之色,恭敬道,“河神大人说,我们如想改变现下,必须靠自己去谋取。上天仁慈平等,凡事有利有弊。既然我们地处偏僻,物产不丰,那必然暗藏它利,以待掘。”
“嗯,也有几分道理。”耿少若有所思道,“后来呢?”
“后来,经河神大人指点,我们这才现,红河村后山,盛产野猴。山上野果采之不尽,野猴繁衍越来越多。于是村民便上山捕猴,没想到这东西,居然是达官贵人的最爱,竟愿出高价购买。这真是天赐良机,此门一开,便一不可收拾。村民纷纷上山,抓捕野猴,赚取钱财。村人的生活不断改善,红河村渐渐富裕起来。我家老头见了,也忍不住心动,便跟着上山,赚了些钱财,遂放弃农耕,以捕猴为业。可谁想,好容易盼来这好日子,我家老头却落得这般下场,竟是无福消受呀……”妇人说到此处,已是泣不成声。
待得妇人情绪稍复,心怡柔声问道:“老先生这寒症,已有多久?”
“大约半年啦。”妇人一五一十道,“半年来,村人接连病,全靠河神大人赐予的神丹续命。”
“大婶,这河神大人赏赐的神丹,可否借在下一观?”心怡恳切道。
妇人闻言,立刻起身,从怀内掏出一个白色玉瓶,小心翼翼拔开瓶塞,倒出一粒青色药丸,托在掌中。这药丸刚一出瓶,整个屋内立时药香四溢。
心怡小心翼翼接过药丸,仔细观瞧,突然柳眉微皱,平静的俏脸,头一次生了变化。
心怡身体微微颤抖,显然内心激动不已。待心情稍复,心怡将药丸交还妇人,转身面向众人,沉声道:“走,咱们去见识一下,这位河神大人!”
“师姐,方才那粒神丹,可有不妥之处?”耿少忍不住传音问道。
“那粒药丸,我虽不识,可以此入药,必然大大的不妥!”心怡面色凝重,传音道。
“师姐,此话怎讲?”耿少奇道。
“那粒药丸,表面上其香无比,实则是为了掩盖其中,散的阵阵凉意。我自幼修习水系道法,对水系灵气最是熟悉不过。此药丸不管是何来历,必是极寒至阴之物。”心怡咬牙传音道,“那老汉本就是寒邪侵体,如今再以至阴之物入药。如此做法,难道是嫌人死得不够快么?”
===============
红河村后山,河神祠,山门外。
只见宏伟的山门宝相庄严,左右梁柱之上,各书五个烫金大字: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哼,好大的口气!”耿少见状不屑道,“师姐,你看这山门,比咱们掌教真人弄的还气派。”
“耿师兄,你看人家山门气派,不服气么?”身后映月谷众女,跟着打趣道。
心怡默默矗立山门之下,却是驻足不前,眉头微皱,细细品读这两行大字,却是半晌未言。
“师姐……?”耿少见状,忍不住问道。
“这两句话,说得有理。”心怡沉声道,“咱们怕是遇上高人了!”
“师姐,何以见得?”耿少奇道。
“我几番尝试,都无法进入山门,而你们却通行无碍,独有一股心灵力量,将我阻挡在外。我所修‘心眼’法门,也是一种心灵力量。两股力量相较,高下立判,我技不如人。”心怡微微一顿,接着道,“再看这山门上两行大字,也是暗藏玄机。一般凡夫,皆以肉眼观世,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真假不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凡夫却迷惑颠倒,身在宝山尤不自知,竟苦苦向外营求,挣扎一生。可到头来,所得不过镜花水月,一场幻梦而已,几曾看到真相?唯古圣先贤,克己制念,格物致知,是故能以慧眼观世,通达真相,留下经典,教化世人。所谓‘山河天眼里’,能够看穿三界,了知六道,是为天眼境界,叫人好生敬佩。”
“后面那句‘世界法身中’,却是何意?”耿少不禁追问道。
“这句更不得了。”心怡合起双眼,缓缓道,“我等虽是凡夫,本质上却与佛菩萨无二无别。区别就在迷悟之间,佛菩萨慈悲觉悟,我们迷惑颠倒。我们本来是佛,却堕到这般境地,皆因我们自私自利,贪嗔痴重重迷雾,将我们真心障住。我们本有无尽的智慧德能,却显现不出。所谓修行,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教我们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嗔痴慢。自私自利放下一分,我们的智慧德能便恢复一分。自私自利断得干干净净,智慧德能便彻底显现,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世人不知真相,苦苦向外营求。‘世界法身中’,告诉我们,我们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具足,惟有向内而求,方是正法!”
心怡话音刚落,但觉天地间一股浩然正气,自心底升起,不由得眼前一亮,六道轮回尽收眼底。迷悟只在一念之间,心怡一念顿悟,天眼已开。
破迷开悟,一股法喜心中升起,心怡闭目望天,天眼所见,隐隐金光闪耀,散阵阵祥和之气。风吹叶落间,众人均感肩头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