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我爸赵蒙生 > 第59章 贫困县为什么贫困(第3页)

第59章 贫困县为什么贫困(第3页)

首先要了解到经济的落后,可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的减少。

相反,经济的落后,意味着观念的落后。

观念的落后,意味着计划生育的艰辛,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居高不下,低素质劳动力,只能是供给高于经济发达地区。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以及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的必然的。

只要适度,也是必须的,是对经济发展有益的。

但是,从贫困县的角度看,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极其不利的!

从剩余劳动力本身上看,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成为失业者。

面对非常有限的就业岗位,为了就业,会形成众人“争过独木桥”的状况。

没有工作的,想要争取到集体、私营企业工作。

在集体、私营企业工作的,想要调到国有企业工作。

在企业工作的,又想要调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

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的,还想要调到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工作。

最后,形成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人满为患。

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与脆弱的财政不相适应。

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与辖区人口数量不相适应。

再与发达地区相比。

贫困地区一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效益差,寿命短,职工岗位少,收入低,工作不稳定。

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除传统岗位外,其它新生领域就业机会少。

三是受由于技术、市场、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自我创业的非常困难。

四是相同或较大的辖区面积,相同的行政事业人员,财政供人员比例又高于发达地区。

此外,还有非税性财政性收入较少,调控能力方面表现弱。

机构运行成本也较高。

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已成为贫困县的共同特征。

此外,部分地区还有山高坡陡,沟壑纵深,生存环境恶劣,远离上级行政中心等基本特征。

上述特征,都决定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需要更多财政支出。

比如行政支出中的车辆购置使用、燃料耗费、差旅费,就比发达地区要高得多的多。

而这种问题,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发展特色经济,减少财政负担。

这是摆脱贫困的出路。

一个富裕的县,一定要有自已的特色产业。

贫困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生态遭到较小的破坏。

有的地方甚至还保存得很好,民风民俗还未被同化和湮灭。

由于工业不发达,对当地的污染较小。

而贫困地区往往植被较好,山清水秀,比较适合人类居住。

而在发达地区的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方面的需求已逐渐得到满足。

面对喧嚣嘈杂大城市、污浊的空气,竞争的激烈,以及精神的压力下,谁不愿意到一个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去放松度假呢?

“最重要的交通问题目前已经解决了,接下来的产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